ROG 光刃 G21CX
ROG光刃G21CX是一款13L容積的小機箱產品,雖然外觀看起來十分霸氣,復雜的棱角和切線具有強烈的游戲氣息,但它相對的小巧機身著實營造了一種反差感,畢竟這類霸氣的造型大多出現在標準尺寸的大機箱上面。
機身正面
ROG光刃G21CX的機身正面由不同棱角劃分成了多個區域,上部提供了DVD光驅與前置I/O面板,具體設計可以看下圖。
電源鍵特寫
光驅與前置面板接口
ROG光刃G21CX的光驅位與電源鍵為黑色鏡面設計,與其他部分的磨砂黑區分開來。前置I/O接口包含了兩個USB3.0 gen1、兩個3.5mm耳機麥克風二合一接口以及一個Type-C接口,前面板提供Type-C接口的產品目前并不多見,但這個接口在未來的使用頻率會越來越高。
機身右側面板設計
側掀半開式設計
機身右側的設計比較特別,面板的材質替換成了皮革,碩大的ROG LOGO盡顯低調奢華,而橫跨對角的折線與左下角的兩條折線讓我們察覺到此處必有蹊蹺。
掀起后的樣子
果不其然,當我們擰下角落里的隱藏螺絲后就可以掀開半個側蓋了,據官方介紹,ROG光刃G21CX在這一狀態下將能夠增加約16%的進氣量,并降低約15%的溫度,主機因此也能夠進入到Turbo模式中,性能將有更大的提升。
隱藏式插拔硬盤位
在ROG光刃G21CX的機身上部,ROG還提供了一個方便插拔的2.5英寸硬盤位,想要擴展存儲容量的用戶無需拆機就可以輕松實現了。
機身背面
機身背部造型保持了整體感,具有高度定制化特點,這與許多其他品牌的輕度定制相比在成本上要高出許多,但效果非常出色。
后置I/O面板
拉近來看,左上部的大面積出風口讓CPU的熱量能夠及時高效的排出,右側的接口區域排列十分規整,提供了兩個USB3.1 gen2接口,四個USB3.1 gen1接口,RJ45網線接口,以及數字和模擬音頻輸入輸出接口。
視頻輸出接口與天線口
再看底部,可以看到獨立顯卡的視頻輸出接口包含一個Type-C接口,兩個標準DP接口和一個HDMI接口,顯卡右側還有兩個內置網卡天線的接口,功能提示清晰直觀。
硬件規格
硬件配置上,ROG光刃G21CX搭載了英特爾酷睿i9-9900K處理器、32GB DDR4 2666MHz內存、1TB PCIe固態硬盤+1TB機械硬盤以及NVIDIA GeForce RTX 2080獨顯,電源方面使用了兩塊280W功率的適配器,能夠滿足需求。與此同時,ROG光刃G21CX還提供了額外的兩個2.5英寸硬盤位,擴展性十分出色。
CPU性能表現
英特爾第九代酷睿旗艦級處理器i9-9900K性能極為強大,在Cinebench R15測試中能夠跑出接近2000cb的多線程分數和211cb的單線程分數,屬于目前消費級游戲電腦的頂級水準。
磁盤性能
高性能的PCIe通道固態硬盤是一款高端游戲PC的必備硬件,ROG光刃G21CX在測試中表現上佳,3466MB/s的連續讀取速度和2419MB/s的連續寫入速度十分出色,超過50MB/s的4K隨機讀取速度也是很好的表現。
PCMARK10
PCMARK10能夠檢驗一臺電腦的生產力性能表現,ROG光刃G21CX在Express模式下得分5446,性能出色,完全可以勝任各類生產力軟件的使用需要。
3DMARK
3DMARK分數對比
既然是游戲PC,我們自然要重點檢驗一下它的圖形性能表現如何。在3DMARK測試中,我們找來了ROG猛禽RTX 2080獨顯的測試成績與搭載RTX 2080 Max-Q獨顯的ROG游戲本的成績作為對比。可以看到ROG光刃G21CX在測試中的表現遠優于游戲本,相比ROG猛禽RTX 2080獨顯的的PC平臺差距也并不大,這對于一款小體積品牌機來說非常能夠讓人滿意。
最后我們來看一下ROG光刃G21CX的游戲實際表現,游戲畫面設置均為2K(2560x1440)分辨率并手動開啟全部特效。
《古墓麗影:暗影》Benchmark
測試結果
在《古墓麗影:暗影》中,ROG光刃G21CX可以提供高達83幀的平均幀數,輕松超過60幀的流暢閾值,如果大家想要體驗走哪哪塌的勞拉新探險,ROG光刃G21CX能夠提供理想的性能表現。
《孤島驚魂:新曙光》Benchmark
測試結果
《孤島驚魂:新曙光》是一款沙盒類第一人稱射擊游戲,這類游戲對幀數的敏感度是比較高的,因為幀數的高低會直接影響到玩家的射擊體驗。在測試中ROG光刃G21CX幀數可達100幀,如果能夠搭配120Hz及更高刷新率的游戲顯示器,體驗將會有飛躍性進步。
《刺客信條:奧德賽》Benchmark
測試結果
最后是《刺客信條:奧德賽》,這款沙盒游戲畫質表現在目前是頂級水平,因此性能需求也同樣頂級。ROG光刃G21CX的benchmark平均幀數可達64幀,同樣超出60幀的閾值,第三人稱的角色扮演游戲有這樣的幀數已經非常順暢。
評測總結:在小鋼炮主機逐漸成為高端主機DIY領域熱門的今天,ROG光刃G21CX這款品牌機產品所展現的是頗具前瞻性的設計和高度定制化在易用性與外觀造型方面的巨大優勢。在相同的體積限制下,即使是高端DIY主機也僅有為數不多的散熱器可選,同時機箱內還要容納電源,局促的空間難以容納更多個性化的設計。ROG光刃G21CX在性能、外觀和體積方面都堪稱無懈可擊,完全可以滿足高端玩家的苛刻要求,DIY產品與之相比都存在著不足,這樣的優秀產品著實令人心動。
(7247256)
014年,華碩推出了玩家國度G20迷你游戲主機,以小巧的體積、精致的外觀和強大的性能獲得廣大游戲發燒友的青睞。如今NVIDIA桌面顯卡換代,GX 1080旗艦顯卡強勢來襲,華碩G20也隨之進行了常規的配置更新。
最新抵達ZOL評測中心的測試機為華碩G20CB,搭載了最新的第六代酷睿i7 6700處理器和GTX 1080旗艦顯卡,搭配512GB固態硬盤、2TB機械硬盤和雙通道32GB DDR4 2133內存,綜合實力強勁。
華碩ROG迷你臺式機G20
華碩G20 整機規格參數
如今PC行業整體已經高度成熟,在移動領域蓬勃發展的今天,唯有細分化、差異化的產品才能獲得用戶的青睞,保證自己強大的競爭力。在這種環境下,游戲筆記本、游戲主機的地位逆勢上揚,DIY領域的高端硬件也不斷涌現,博的就是那些渴望強大游戲性能玩兒家的歡心。
得民心者得天下,贏用戶者贏未來。作為老牌的游戲主機廠商,華碩在保證自己的產品質量的同時,也一直敏感關注用戶的需求和市場行業動態。此次的G20配置更新,在機箱外觀形態上未有變化,繼承了經典的科幻造型設計,主要強調性能方面的進步。
科幻炫彩個性外觀
提起游戲電腦,很多同學首先想到的就是奇奇怪怪,棱棱角角遍布的“猙獰”游戲機箱造型。他們擁有夸張造型的同時體積也非常巨大。應該說,并不是所有發燒友都是喜愛這般粗獷的風格的。
華碩G20就在外觀方面挖掘出了一條新路,在整機的造型上,運用了多重斜面、切面的結合,靈動而不呆板,充滿了未來高科技的時尚科幻感,而在機頂的紋路上,又創造性的設計了瑪雅紋理,將古老滄桑的文明內涵融入產品之中,打造深沉的底蘊。
整體外觀風格
硬朗線條
華碩G20的斜面設計,切削風格同隱身戰斗機的的菱形切面風格非常相似,充滿了高大上的科技味道。同時,經典的玩家國度紅黑配色,讓華碩的發燒情懷顯露無疑。
產品正面
瑪雅紋理
在產品正面,G20猶如高聳的金字塔般雄偉壯闊,體現出與其身姿不相協調的高大氣勢。 在產品頂部和底部,華碩精心設計了瑪雅紋理散熱窗,神秘奇幻,美麗大方,同時下進上出的垂直風道提供了極高的散熱效率,據華碩官方介紹在空載時噪音只有25DB。
玩家國度logo
有了這么精良藝術的外觀整體,華碩主機的經典優雅一覽無余,好馬配好鞍,也只有在低沉的亞光漆中閃耀的玩家國度logo才能配得上她。
彩色燈光
彩色燈光
現在是追求個性的世界,對于發燒友來說,光污染就是最直觀的、最美觀的彰顯個性的方式。所以華碩并未遺漏燈光這一重要的外觀特征。玩家國度G20的前面板和底部共有三處多彩發光區域,配合官方的軟件,可以實現800萬種絢爛的彩色燈光效果,迷人不已,令人動容。
迷你身軀豐富接口
就身材來看,華碩G20完全不像一臺電腦,而像是一臺大號的PS4或者是DVD,官方提供的尺寸數據是,10.4×34.0×35.8cm。
華碩ROG迷你臺式機G20
如此小的主機,電源怎么辦呢?接口夠不夠呢?我們為您解讀。 為了控制主機的體積,華碩G20配備了外置電源。其實G20的外置電源是兩個電源的組合式,在只用集時,可以只接小電源,在用獨顯應付游戲時才完整接駁。
兩個外置電源
官方附贈護套固定在一起 可通過螺絲拆卸分離
背部接口
正面接口
雖然身姿玲瓏,不過華碩G20主機的擴展接口還是十分富余的,前后面板合計共配備了如下接口:
6×USB3.0+2×USB2.0;1×HDMI;1×RJ45(網絡接口);1×7.1聲道音頻接口;1×Kensington安全鎖孔。此外,前面板還提供了DVD刻錄機。
獨顯視頻接口
此外,華碩G20搭載的GTX 1080高端獨立顯卡,提供了額外的一個個DVI、一個HDMI和三個DP視頻接口,滿足用戶的的多屏需要。
六代酷睿核心性能
Core i7 6700 是一款桌面中高端處理器。由于隸屬于桌面i7 家族,所以i7 6700擁有四個物理核心,同時支持額外四個超線程和完整的8MB 三級緩存,其基礎頻率為3.4Ghz,最大單核睿頻4.0Ghz。
CPU綜合參數
四核睿頻實際為3.7Ghz
英特爾每一代i7的睿頻規則都不盡相同,在華碩G20臺式機上,經過我們實測確認這款華碩主板可以確保處理器穩定運行在3.7Ghz的全核滿載頻率上。
國際象棋 14680
Cinebench R11.5 8.87pts
Cinebench R15 814CB
在代表整數與3D渲染的國際象棋和Cinebench 系列測試軟件中,華碩G20搭載的i7 6700成績出色,與雙通道32GB DDR4 2133內存構成完美組合,性能完全達到了正常水平。
3Dmark 理論圖形成績
華碩G20采用的是桌面PCB的正常公版GTX 1080 旗艦顯卡,屬于帕斯卡中高端核心GP104,擁有完整的256bit GDDR5X 8GB顯存、2560個CUDA流處理器、160個紋理單元和64個光柵單元,性能僅次于新Titan X。在條件允許時我們將為您帶來這款機器的拆解圖示。
GTX 1080 GPU參數
Time Spy 物理成績6932
Firestrike ULtra 物理成績4995
Firestrike Ex成績
Firestrike 成績
由于是桌面平臺,不像天生“殘疾”的筆記本i7那般降頻,i7 6700+GTX 1080的組合綜合成績發揮完全符合正常水平,只有在強調處理器綜合性能的Time Spy DX12測試中 CPU成績小幅度拖了后腿。
當然,LGA 1151作為普及型的高端平臺,在搭配普條內存和非K CPU的情況下,理論成績確實不如可超頻平臺或LGA 2011-3 發燒級旗艦平臺。
單機大作:《GTA V》
《俠盜獵車手》(Grand Theft Auto)是一款基于開放真實世界架構的動作冒險類游戲。該系列游戲因其極高的自由度以及互動性而享譽游戲界,玩家可以在開放世界環境中以第三人稱或者第一人稱視角進行游戲,并在其中與幾乎所有的環境要素,包括物品和NPC進行基于真實自然及社會規則的互動。游戲背景洛圣都基于現實地區中的美國洛杉磯和加州南部制作,游戲擁有幾乎與現實世界相同的世界觀。玩家可扮演三位主角并在任意時刻進行切換,每位主角都有自己獨特的人格與故事背景,以及交織的劇情。
GTA V 構筑繽紛復雜的世界
GTA V 還原度極高
作為PC游戲史上的傳奇力作,GTA系列作品風靡世界十七年,新推出的PC在材質特效放面更趨完美,對現實世界的模擬更加逼真火爆,對主機版構成了很大的優勢,獲得了萬千玩家的熱烈追捧。
GTA V 測試畫質設置
GTA V 測試畫質設置
我們決定本次測試的GTAV 詳細畫質設置為:關閉建議的限制、Directx 11、1080P分辨率、開啟FXAA后端抗鋸齒、8倍MSAA抗鋸齒、關閉垂直同步,并開啟包括進階影響設置在內的全部最高畫質(視野 陰影距離為默認設置范圍)。 運行游戲內置Benchmark,利用Fraps 記錄最后110秒場景幀率。
GTA V 測試成績
在1080P分辨率下,G20的GTX1080獨顯盡顯旗艦本色,全開畫質獲得了76.52的平均幀率,超過GTX1070小弟10幀以上,十分強悍。
單機大作:《全境封鎖》
之后我們選擇近期非常熱門的《全境封鎖》,這款游戲同時也被認為是目前的顯卡殺手級游戲之一,而我們在測試時將所有特效調至最高,同時打開了極高質量的SMAA 1X抗鋸齒,接下來看看具體的測試情況。
開啟極高質量抗鋸齒
所有特效開至最高
實際截圖
實際截圖
實際截圖
全境封鎖測試成績
在育碧大作《全境封鎖》中,華碩G20搭載的GTX1080 同樣無懼全高清畫質全開,Benchmark幀率接近90幀,超過自家兄弟GTX1070 百分之十。
單機大作:《古墓麗影10》
自1996年以來,EIDOS先后為我們帶來了十四部《古墓麗影》作品。無論是在RPG\APRG還是在整個PC歷史中,《古墓麗影》所占據的位置都是后來者難以企及的,而延續了二十年的老牌系列產品,其新作卻仍然能夠吸引眾多年輕玩家,成為影響力的焦點,自然也是一種傳奇。
2016年3月12日,《古墓麗影10》官方更新支持了DX12,并且內置Benchmark,我們下面就一起來測試一下自定義的最高畫質,開啟SMAA/SSAA和DX12模式的古墓麗影10,分辨率采用1080P全高清設定。
古墓麗影10 游戲截圖
古墓麗影10畫質設置
古墓麗影10畫質設置
SMAA 成績121.52幀
SSAA 成績
即使在打開SSAA超級抗鋸齒情況下,華碩G20搭配的 GTX1080顯卡也可以流暢運行最高畫質《古墓麗影10》,只是成績領先GTX1070比較有限。
在放寬條件到實用的SMAA抗鋸齒設置后,G20的 GTX1080 平均幀超過了120,對GTX 1070領先幅度接近百分之二十。
火熱網游:《守望先鋒》
最近半年,游戲玩家群體中,無論是“暴白”(玻璃渣重度粉絲)還是廣大路人眾,都萬眾矚目的關注著同一款游戲《守望先鋒》。
獵空身材 風靡全球
有人戲言《守望先鋒》將鑄就后電競時代,也有眾多用戶沉浸在快節奏的對戰中如癡如醉,還有很多欲望強烈的玩家追尋著特殊的情緣。總之,《守望先鋒》5.24正式發售后銷量爆炸,而無論發售前后,這款游戲的影響力都是世界級、歷史性的。
我們下面就開啟最高畫質,百分之百渲染(若開啟百分之二百渲染,旗艦顯卡都將不支),測試1080P分辨率下利用Fraps進行。
游戲截圖
游戲截圖
畫質設置
畫質設置
守望先鋒 測試成績
在守望先鋒中,GTX 1080表現極為優異,百分之百渲染成績在210幀左右,超過GTX1070大概20幀,對上一代旗艦Titan X更是遙遙領先,不可計數。
固態整機與散熱考驗
華碩ROG G20 采用了512GB 固態硬盤,這款固態硬盤成績出色,實現了SATA3接口的主流性能水平。
ASSD Benchmark
PCmark 8綜合成績
得益于優秀固態硬盤的加成,這款游戲主機的Pcmark 8綜合成績也較為出色,總成績非常罕見地超過了五千分。
在大約26-27攝氏度室溫下,我們對這款游戲主機進行了AIDA64+FURMARK的雙拷測試,25分鐘后檢驗他們的頻率、溫度控制情況。
極限散熱壓力測試
極限散熱壓力測試
極限散熱壓力測試
在極限壓力測試過程中,華碩G20的CPU頻率大部分時間維持在3.7Ghz的狀態下,偶爾會丟失睿頻,回到基準頻率,最高溫度77攝氏度,對于小機箱來說較為不易。
公版的GTX 1080仍然保持了83攝氏度的溫度閾值,中規中矩,頻率一路下探到1.4-1.47Ghz之間,會顯著低于基準頻率,這是NVIDIA Boost 3.0更加看重溫度的特色體現。
格參數
機箱尺寸:250mm×591mm×565mm
支持主板:E-ATX/ATX/mATX/mini-ITX
PCI-E槽位:8×水平安裝
2×垂直安裝
機箱風扇位:前部3×140mm/120mm
頂部2×140mm/3×120mm
后部1×140mm/120mm
水冷排支持:前部最高420mm
頂部最高360mm
后部最高140mm
散熱器限高:190mm
顯卡限長:450mm
電源限長:220mm
信仰燈效:AURA SYNC神光同步
參考售價:1999元
華碩旗下的ROG玩家國度一向以推出信仰級電競裝備聞名,是玩家心目中的頂級電競品牌。ROG電競產品線豐富,在去年推出水冷散熱器和電源之后,玩家幾乎可以使用全套ROG裝備打造信仰級PC,而現在華碩終于發布了 ROG STRIX系列首款信仰級電競機箱,信仰神裝PC的完全體終于可以達成了。
家族外觀:ROG電競潮牌霸氣登場
ROG STRIX HELIOS機箱名字來源自希臘神話中的太陽神赫利俄斯(后來神話中常與阿波羅混同),赫利俄斯在神話故事中常被描述為高大魁梧的英俊美男子,可見ROG STRIX HELIOS機箱的顏值也是相當能打的,敗家之眼的貴族氣質自然也是得到了完美的傳承。
三面煙色鋼化玻璃+金屬拉絲工藝面板,ROG家族外觀霸氣十足
HELIOS采用高塔結構設計,機箱尺寸達到了250mm×591mm×565mm,在諸多高端發燒機箱中也算得上是魁梧硬漢,霸氣無比。HELIOS搭配了三面煙色鋼化玻璃面板(厚度達4mm),能夠完美地展現機箱內部的AURA SYNC神光同步信仰燈效,同時也讓燈光不至于過亮,顯得更有檔次感。
機箱兩側的鋼化玻璃面板采用了側向一鍵開啟的設計,并且在底部加裝了開合安全支架,防止面板意外倒下損壞。機箱面板的金屬部分,全部采用了拉絲工藝,質感和視覺效果都非常出色。
機箱頂部提供了獨有的ROG STRIX電競圖騰布質戰術帶,方便玩家移動機箱
機箱頂部除了高速I/O面板之外,還特別加入了ROG獨特風格的布質戰術帶,如此一來玩家就可以很方便地移動主機,參加各種Lanparty大家一起嗨了(或者方便MOD玩家搬動它參加各種展出)。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機箱頂部的高速I/O面板左邊還配備了燈效快捷按鍵,可以輕松調節整臺機箱的同步燈效,而且包括前面板電競圖騰在內的所有機箱燈光區域都可與華碩主板上的AURA SYNC燈效擴展插座連接實現整機燈效同步。在I/O面板右邊是風扇控制快捷按鍵,可一鍵控制8個風扇在High和Low兩種轉速下運轉,強悍散熱與靜音模式隨心切換。
內部設計:最懂發燒級硬件的信仰之箱
華碩ROG玩家國度多年來研發高端電競裝備的經驗積累在HELIOS上展現得淋漓盡致,機箱內部結構方面對于高端硬件的兼容性也是做到了極致,而且在易用性的細節方面也是尤其值得點贊。
內部采用寬體+高塔結構,為高端硬件提供完美兼容性
HELIOS是一款高塔結構的電競機箱,在水平方向上最多支持8個PCI-E槽,而為了方便發燒級玩家展示旗艦顯卡風扇上的燈效,它還提供了垂直方向上的兩個PCI-E槽安裝位(垂直安裝支架、PCI-E延長線、NVLink橋接器為可選配件),如此一來就能更好地展示發燒級顯卡的高顏值,也方便玩家打造出更多個性化的MOD。
而由于內部空間足夠寬敞,HELIOS可以輕松支持190mm高的CPU散熱器和450mm長的高端顯卡(目前還沒有這么長的顯卡出現……),可以說任何高端硬件它都能輕松兼容。
機箱內多功能護甲不但提供了遮擋線材、安裝燈效控制盒的功能,還附帶了可調節顯卡支架
為了方便玩家使用,HELIOS內部還提供了多功能裝甲,通過這個裝置,不但可以幫助玩家遮擋電源線和走線孔,還能提供顯卡支架的功能,并且還可以多提供一個安裝ROG AURA燈效控制器或一個2.5英寸硬盤的位置。
在機箱背面的走線區域,HELIOS提供了一塊半透明的走線管理裝甲,既可以方便玩家整理雜亂的線材,也可以完美展示各種高端RGB燈效線材和帶燈效的固態硬盤——當然,你也可以把ROG AURA控制器安裝在這里。
電源倉專門提供了展示窗口,與ROG雷神電源堪稱絕配
對于想安裝分體式水冷的發燒玩家,HELIOS也提供了專用的水箱支架,安裝在電源隔離區頂部即可。而電源隔離區的裝甲上,不但刻有ROG電競圖騰,還預留了電源展示窗,與華碩自家帶燈效與LED屏的ROG雷神電源堪稱絕配。此外,可調節安裝位置的硬盤支架也是一大亮點,可以充分避免各種高端硬件在安裝時出現沖突的情況,特別適合發燒玩家發揮個性創意。
極致散熱:大型水冷排輕松通吃
對于發燒級玩家來說,使用高端水冷散熱器是很常見的事,因此HELIOS也提供了對于各種高端水冷的完美兼容性。機箱前部最大支持420mm水冷排、頂部最大支持360mm水冷排、后部最大支持140mm水冷排。當然,就算你不安裝水冷排,這些位置也可以安裝機箱風扇。
輕松安裝ROG龍王240水冷,也可以支持市面上所有尺寸的一體化水冷散熱器
為了方便玩家安裝水冷排,HELIOS在機箱前部和頂部的安裝位上還提供了獨立的水冷排支架,玩家可以先把水冷排和風扇裝在支架上,再安裝到機箱上,就不用擔心安裝時被機箱內部的配件礙手礙腳了——安裝機箱風扇亦可如此。
風扇多、散熱好的機箱防塵也是很重要的,HELIOS專門在機箱前部、頂部和底部配備了方便拆卸的防塵網,可以有效過濾灰塵,也方便玩家拆卸清洗。總而言之,HELIOS在可維護性方面的設計也是非常到位的。
裝機體驗:ROG信仰全家桶完美達成
這次我們特意選擇了華碩ROG STRIX系列電競裝備來進行裝機,如此一來就能完美地使用AURA SYNC神光同步打造整體化的RGB燈效,實現整機燈效統一控制。由于HELIOS人性化的設計與寬敞的內部空間,我們很輕松地安裝好了ROG龍王240水冷散熱器。
ROG全家桶達成,整體的AURA SYNC神光同步可以統一控制,視覺效果更加震撼
裝機配件
處理器:Intel Core i9 9900K
散熱器:華碩ROG 龍王 240
內存:芝奇幻光戟DDR4 3200 8GB×2
主板:華碩ROG MAXIMUS XI HERO
顯卡:華碩ROG STRIX RTX2060 O6G GAMING
硬盤:金士頓A1000 480GB
電源:華碩雷神1200W
機箱:華碩ROG STRIX HELIOS
安裝顯卡后,我們用機箱內自帶的顯卡支架對顯卡進行了支撐,不但看起來頗有科技感,也確實能夠防止顯卡PCB因重力而彎曲。華碩雷神1200W是全模組電源,線材包括了蛇皮網,因此比較粗硬,但在HELIOS寬敞的背線空間中走背線毫無壓力,配合背線固定位和背線裝甲更方便理線。
機箱電源倉預留的窗口正好可以讓ROG雷神1200W的液晶屏和敗家之眼LOGO展示出來,可見華碩ROG旗下產品相互之間的搭配是非常到位的,整體性做得非常好。
安裝完畢之后,通過考機我們發現HELIOS在溫度與噪音控制方面表現非常出色,可見其內部風道設計、風扇轉速控制都達到了一流的水平,確實適合發燒級玩家打造頂級電競PC。燈效部分,通過華碩獨家AURA SYNC控制軟件就能對整機燈效實現統一控制,主板、顯卡、散熱器、內存、機箱、電源上的燈光一起聯動的視覺效果相當震撼。
總結:頂級電競機箱界的信仰級黑馬,骨灰級玩家值得擁有
華碩ROG STRIX推出的機箱,不用多說大家都知道它肯定是走信仰發燒級路線,而HELIOS確實不負“信仰級”這個稱號。無論從顏值、做工、散熱還是完美支持發燒級配件的架構設計,HELIOS都展現出了ROG家族的王者霸氣,堪稱電競機箱中的旗艦之選。總而言之,如果你想打造一套頂級電競PC——特別是全部采用ROG配件的PC,那ROG STRIX HELIOS電競機箱一定是不可或缺的核心成員之一。
小獅子最喜歡的雞腿 分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