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日夜夜添_精品国产99久久久久久人裸体 _成人app在线观看_日韩色网站

新聞資訊

    horonix 網站發布了關于 Windows、WSL 和 Linux 的性能基準測試結果。測試的內容包括網絡性能、I/O 性能、編程語言運行性能和圖形處理性能等。所有操作系統和 WSL 實例均在其現成的配置中進行了測試,所有這些基準測試都是使用 Phoronix Test Suite 進行的。

    測試的系統版本為:

    • Ubuntu 18.04.3 LTS
    • Ubuntu 19.10
    • Windows 10 18362
    • Windows 10 18362 WSL
    • Windows 10 19008 WSL
    • Windows 10 19008 WSL2
    • Windows 10 19008

    所有的 Windows/Linux WSL 性能基準測試均基于以下硬件環境:

    • MSI X299 SLI PLUS 主板
    • Intel Core i9 7960X CPU
    • 16GB 內存
    • 256GB Intel NVMe SSD
    • 技嘉 Radeon RX 550 顯卡

    下面看看測試結果:

    WSL 過去存在瓶頸的地方是 I/O 性能,通過觀察測試數據我們能看到,到了 WSL2,它在 I/O 性能上要優于 WSL,這或許要歸功于 WSL2 的 Hyper-V VM。不過對于某些 SQLite 測試,WSL2 的表現并不算太好。

    有意思的是,WSL1/WSL2 的性能表現在某些 SQLite 測試中甚至超過 Windows 本身(有可能是由于 SQLite 上游的 fsync 行為在不同平臺中表現不一樣,也可能是因為某些 fsync 操作未在 WSL 下進行同樣的處理)。

    雖然 WSL2 提供了比 WSL 更好的 I/O 性能,但仍有改進的空間。

    通過微軟自帶的 Ethr 基準測試進行評估,在網絡性能方面,與 Ubuntu 相比,WSL 甚至 Windows 10 本身仍具有相當大的優勢。

    在完全由 CPU 決定的工作負載中,WSL/WSL2 的性能表現良好,和裸機 Linux 不相上下。

    上圖的性能測試結果顯示,除了在測試 HTTP 時,WSL 下的 Golang 性能基本比 Windows 更好。

    上面的數據顯示,在使用相同 OpenJDK 版本的條件下,Windows 10 19008 似乎也比 Windows 10 18362 提供了更好的 Java 性能。而對于 WSL,結果好壞參半。

    上面的數據是使用英特爾 OSpray 渲染器進行測試的結果,可以看到 WSL1 比 WSL2 快。

    這里使用英特爾 Embree 測試的數據也很有趣,可以看到,在使用官方 Windows 二進制文件的情況下,Windows 10 19008 的性能要比 18362 的更好,WSL1 的性能也比 WSL2 好,不過它們都要比 Ubuntu 遜色一籌。

    這里使用了英特爾 SVT 視頻編碼器進行測試,可以看到,屬于 Windows 10 Insider 預覽版的 Windows 10 19008 表現不錯,和 Ubuntu、WSL/WSL2 不相上下。

    從這個測試可以看到,Windows 10 Build 19008 的性能有了較大的改進,而 WSL 的性能則沒有太大的變化。

    與 Windows 相比,LuxCoreRender在 WSL/WSL2 中的性能更好。WSL 的性能也比 Ubuntu 稍好。

    Himeno 屬于比較重量級的工作負載,可以看到,在這個測試下,裸機 Ubuntu 的性能仍然是最好的。

    與較早的 18362 版本相比,Windows 10 19008 顯示出了另一項重大改進 —— 解壓文件的性能。

    這里測試的是代碼編譯性能,由于 I/O 存在瓶頸,在 WSL 上進行代碼編譯仍然很慢,而 WSL2 由于采用了傳統的 VM 類型方法,因此它的速度有了一定的提升。

    從上圖可以看出,在 WSL 中構建 LLVM 比在 Windows 中構建 LLVM 要快。

    上面這些結果顯示了不同的測試條件下各自的表現,這里不再贅述了,各位可根據自己的需要進行查看。

    使用 Blender 進行測試時,WSL/WSL2 可與 Linux 的性能相媲美,而 Windows 10 18362 的表現則稍有落后。

    盡管執行了各種各樣的測試,但是如果對在七個不同操作系統上成功運行的所有測試取幾何平均值,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

    • Windows 10 Build 19008 的總體性能要比 Build 18362 版本好,而 WSL 的性能并沒有太大變化
    • WSL2 比 WSL 的性能確實稍好一些,這是因為在 I/O 或網絡活動繁重的工作負載的情況下前者性能要好得多
    • 在這種特殊的 Core i9 7960X 場景下,運行 Ubuntu Linux 的速度總體上比最快的 Windows 配置快 27%

    有興趣的朋友可查看這份更詳細的 OpenBenchmarking.org 結果文件,以深入研究這些 Windows / WSL / Linux 基準測試內容。

    稿源:開源中國

    網上有很多選顯卡的文章,張大媽的曬單里同樣有很多類似的文章,作為有一定基礎的人群,這樣的文章顯然很有參考性,但是遇到真正的小白(其實在電腦用戶中還是占了大多數),這些文章恐怕還是會看得一頭霧水。比如筆者的一些朋友,往往搞不清楚自己的需求,跟他講Nvidia和AMD都搞不清楚,更別說是什么960,280X等等了。面對這樣的用戶,怎么才能選到合適的顯卡呢?

    本文希望通過一些深入淺出的方法,一方面從小白用戶的實際需求出發,另一方面,也對希望多了解一些顯卡差別的人群,做一個簡單的介紹。文中將會盡量以顯卡為主,但是同樣因為關聯性,會提到一部分其他的硬件配置。其中關于小白的一個定義就是買回來就用,不要涉及到任何超頻的問題,連配置都搞不清楚的人群,就不要談那么復雜的事情了。

    筆者的一些親戚,經常會說,想要配一臺電腦上上網。這時候,就需要問一下基本的需求,通常是“上上網,看看電視劇,聊聊QQ,看看股票,玩玩斗地主”,基本上連辦公軟件都不用開。

    這樣的需求,真的需要配置顯卡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如此基本的應用,其實最最低端的核顯(核芯顯卡)就足夠了,所謂的核顯就是CPU自己集成的顯卡。如果去電腦城,肯定有很多JS會忽悠說,CPU帶的顯卡很次,不如便宜點200-300加一塊獨立顯卡,這樣會好很多。接著就是把那些已經淘汰的庫存顯卡推銷出來,好像還讓你占了很大便宜似的,其實這就是一個坑。

    英特爾(Intel)奔騰雙核G3260集成的是HD graphics GT1核顯,配合一塊低端的主板,比如H81M等,足夠應付上述的各種應用。如果希望開關機以及打開軟件的速度有所提升的話,不妨將硬盤的錢稍微加一點,直接上SSD,這樣的整體帶來的速度提升會最明顯。另外,本文還有一個觀點是數碼產品,在價格相近的情況下,買新不買舊,雖然歷史上有很多經典的產品盛久不衰,但是對于小白來說,搞不清楚太專業的東西,那么基本上買新不買舊,錯的概率會比較小。

    總結:如果僅僅是最初級的應用,甚至簡單的辦公應用,低端的CPU配合集顯錯錯有余,沒有必要多花冤枉錢再去買獨立顯卡。

    筆者身邊還有一些朋友,需求又有些不一樣。基本上上班回家之后,有小部分概率需要處理一些文檔,甚至是CAD制圖之類的,大部分的時間呢,就是LOL或者是Dota2,當然,兩個游戲的朋友涇渭分明,誰都不服誰,不過對于筆者來說,配電腦上都是一樣的。

    AMD APU系列 A10-7870K 四核 R7核顯 FM2+接口 盒裝CPU處理器

    可能有值友要說了,有沒有搞錯啊,不是說顯卡嗎?怎么又是CPU?嘿,你還別瞧不起集顯,這次咱換一家集顯,來個AMD的。AMD這塊A10-7870K可謂在去年下半年異軍突起,親民的價格,卓越不凡的圖形性能,著實受到了很多玩家的青睞。其價格僅僅是Intel I3的檔次,但是結合圖形處理之后,僅僅從CPU的運算角度來說雖然總體不及I5,但那是實際運行游戲的幀率卻超過了同期的I5,這不得不歸功于那塊內建的Radeon R7獨立GPU。我們來看一組天極網的實測數據,我的天啊,這真的是899元 PK 1700元嗎?雖然僅僅是核顯部分的比較,但是也意味著玩游戲時候的真實表現。

    網絡上用這塊A10-7870K吊打Intel核顯的比較比比皆是,筆者在這邊不多累贅了,有興趣的值友直接度娘就好。基本上這塊Radeon R7的核顯絕對滿足我這些LOL以及Dota迷的朋友們了,上一塊A88X的主板,基本上1080P的分辨率,這兩款游戲隨隨便便跑個60幀以上都綽綽有余。兩年前的那些個3D大作,基本上也不會有什么問題。如果不差錢,上個雙通道的內存會將性能更加提升一點點,當然,還是跟上面例一一樣,最好用個SSD。筆者始終認為,用SSD替換普通硬盤,是成本提高最小,電腦速度提升最明顯的方法。

    總結:面對一般的3D游戲,同樣只需要一顆強勁的核顯,這邊推薦AMD的A10-7870K,省去了顯卡的錢,玩游戲照樣杠杠的。

    筆者身邊還有不少喜歡玩最新的大型游戲的朋友,最新的大作都要玩一遍,這個時候真的需要強勁一點的顯卡了,再也不會說核顯了......首先先看一下最新的顯卡天梯圖:

    其實從天梯圖上也能看出,上面我們說的兩種核顯都是處在低端的位置,當然,AMD的Radeon R7在低端顯卡中算是佼佼者了,而中端顯卡,筆者始終認為不上不下,沒有太大購買的必要,真心不如上一快性價比高一點的,或者性能出色的顯卡。在推薦顯卡之前,我們先來看一下最近的顯卡殺手游戲《古墓麗影10:崛起》

    推薦配置

    - 操作系統:64位Windows 10

    - 處理器:Intel Core i7-3770 3.40GHz或AMD FX-8350 4.0GHz

    - 顯卡:NVIDIA GeForce GTX 970或AMD R9 290x

    - 內存:8GB

    - 硬盤空間:30GB

    最低配置

    - 操作系統:64位Windows 10

    - 處理器:Intel Core i3-2100 3.10GHz或AMD Phenom II X4 945 3.0GHz

    - 顯卡:NVIDIA GeForce GTX 550 TI或AMD Radeon HD 7790

    - 內存:6GB

    - 硬盤空間:30GB

    以下兩塊顯卡是官方的推薦檔次:

    藍寶石(Sapphire)R9 390 8G D5黑鉆 OC 1080/6000MHZ顯卡

    華碩(ASUS)猛禽STRIX-GTX970-DC2OC-4GD5 1253MHz/7010MHz 4GB/256bit

    由于290X基本已經不產了,所以選用一款性能接近的390,而對于小白來說,基本上不要去選一些小眾的牌子,老老實實多花點錢,買個口碑好一點的品牌,售后以及質量都相對更有保障些,比如華碩,技嘉,藍寶石,迪蘭等,反正就算有問題,概率也比那些小眾的牌子要低。

    對于這樣的游戲,基本上中端的顯卡就是跑個熱鬧,高端偏上的顯卡才是官方推薦的配置。那么是不是推薦的顯卡跑個滿特效就沒事了呢?下圖可以看到,即便是官方推薦的顯卡配置,在特效全開,1080P的情況下,也不過就是30-40幀的樣子,不卡,但也算不上特別流暢。

    所以基本上要跑到流暢的60幀,怎么也得是這樣的顯卡:

    華碩(ASUS)GTX980TI-STRIX- DC3OC-6GD5 猛禽游戲顯卡

    這邊先要講一件事情,就是小白玩電腦,沒事別上4K,一方面4K的分辨率字體顯示偏小,即使是開了大字體,排版也多少有些問題,另外一點就是游戲跑4K,沒有神一樣的配置,就是作死。老老實實用1080P才是王道,基本上連2560*1440也別用,真心燒配置,不信看看下面這張圖,在4K分辨率下,官方推薦的290X,只能跑到15幀:

    總結:對于身邊真心想玩最新大作的朋友,又想玩得暢快淋漓的,絕對是需要燒錢的,別說配個980Ti的顯卡,有了這樣的顯卡,最次也得上個I7-6800K吧。這一來二去的,整個電腦不含顯示器就上萬了。沒辦法,要玩的爽,只有任性一把了。

    是不是燒到這里,就結束了呢?當然不止,筆者身邊還有小白居然迷上了HTC VIVE。我跟小白說,這玩意不好伺候啊,結果小白說:“我不管,就想玩,咱不差錢”。

    看了一下HTC VIVE的官方推薦,出乎意料不是很高,不過在咨詢了行業人士之后,都是強烈推薦上最新的GTX 1070或者是GTX 1080。雖然Nvidia官方給出的VR Ready只要GTX 970或者更高就行,但是考慮到目前VR游戲還處于初級階段,且分辨率也還沒有上到較高的規格,隨著VR行業發展得越來越快,更多大型的游戲會對顯卡的顯存有著更高的要求,所以8Gb的顯存勢在必行,并且Nvidia在最新的1070/1080的顯卡上都針對VR進行了優化,所以我給了小白兩個選擇:

    技嘉(GIGABYTE) GTX1070 G1 GAMING 1594-1784MHz/8008MHz 8G/256bit

    華碩(ASUS)ROG-STRIX-GTX1080-8G-GAMING 1607-1733MHz/10 Gbps 8G

    我說這兩個性能大概相差了20%,結果小白說:“那還用說吧,當然是貴的那款”,好吧,小白,以后請帶著兄弟一起混吧。

    本文到這邊就告一個段落了,因為文章的目標群體不同,所以并沒有羅列太多的技術參數,所以也不想跟發燒友們在評論里有什么口仗,僅僅是從一些日常的實際應用出發,來選擇相應的顯卡,并且考慮到這些普通用戶的使用習慣,所以盡量避免超頻,雙卡這些費神費力的做法,盡量是裝完機,就能直接用的想法。可能大神們會對這種配法嗤之以鼻,但是現實中,這樣的群體并不在少數,并不是每個人都有一定的電腦基礎,如何讓這些人簡單的用上電腦,并且達到他們的需求,同時灌輸一丁點最基本的常識,我覺得就夠了。

    【結語】

    本文由什么值得買網友“剁手一只鼎”撰寫并授權轉載,由于篇幅原因,僅選取了精華的部分進行分享。完整原文可去我站《小白選顯卡 — 不看配置,只看應用》查看,如果你有更多好物想跟我們分享,歡迎在評論區與我們互動。

    本文著作權歸作者本人和什么值得買共同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公司新聞   |    產品方案   |    用戶案例   |    售后服務   |    合作伙伴   |    人才招聘   |   

友情鏈接: 餐飲加盟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    電話:010-     郵箱:@126.com

備案號:冀ICP備2024067069號-3 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