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一度的 CES 又到了,今年的 CES 2022 的舉行時間雖然只有四天,但該有的「硬貨」依舊不少。
從顯示器到智能家居,今年的消費電子展上,可以看到這兩年人們生活方式變化的痕跡。
戴爾:把觸控板「極簡」了
繼廣受好評的 XPS 13 之后,戴爾又推出了 XPS 13 Plus ,有鉑金和石墨兩種顏色,重量約 1.2 千克。搭載 13.4 英寸的屏幕,用戶可選 OLED 或 LCD 屏。
延續了 XPS 13 標志性的超高屏占比屏幕之外,XPS 13 Plus 的鍵盤邊界也變得極窄,配合更大的鍵帽和更深的鍵程,簡潔又舒適。
▲圖片來自:GAMECORES
除了極窄邊,戴爾 XPS 13 Plus 還將觸控板與腕墊融為一體,并用振動代替點擊提供了新的觸感反饋;用電容式按鍵取代鍵盤上方功能行的實體按鍵。配合氣流增加 55% 的加大雙風扇,在底部的四揚聲器,兼具極簡與實用。
配置上,戴爾 XPS 13 Plus 采用 28W 的英特爾第 12 代 P 系列處理器,包括酷睿 i5-1240P,酷睿 i7-1260P ,酷睿 i7-1270P ,以及酷睿 i7-1280P ;內存包括 8 GB 、16 GB 及最高達 32 GB 的 LPDDR5 RAM,存儲空間有 256 GB 、 512 GB 、1 TB 及高達 2 TB 的 PCIe SSD。
▲ 圖片來自:cnBeta
據了解,戴爾 XPS 13 Plus 將于今年春季上市,起售價約為 1200 美元。
由于人們辦公方式的變化,戴爾在顯示器方面也有新產品。推出了一款名為「U3223QZ」的 32 英寸 UltraSharp 視頻會議 4K 顯示器。「4K」一是指它擁有 3840 x 2160 的 4K 分辨率,二是指它的索尼 4K HDR 網絡攝像頭。此外這款顯示器采用 IPS 黑色面板技術,只擁有 100% sRGB 覆蓋率以及 98% DCI-PC 覆蓋范圍,亮度可達 400 尼特。
▲圖片來自:cnBeta
▲圖片來自:9TO5Mac
在 CES 2022 上,戴爾旗下高端品牌外星人(Alienware)也有不少「新動作」。
先是推出了一系列新款游戲筆記本。其中最吸睛的莫過于 Alienware x14 ,利用雙扭矩鉸鏈打造了厚度僅有 0.57 英寸的 14 寸超薄游戲筆記本。
配置方面, Alienware x14 可選 14 核 20 線程的 12 代英特爾酷睿 i7-12700H 或英特爾酷睿 i9-12900H ,顯卡可選 RTX 3050、3050 Ti 或 RTX 3060,配備 4GB 或 6GB 顯存,最高為 32GB 的 DDR5 內存及高達 2TB 的 PCIe NVMe M.2 SSD。
▲圖片來自:GIZMODO
另外, Alienware x14 配備了一塊刷新率高達 144Hz 的 14 英寸 1080P 顯示屏,支持杜比視界和杜比全景聲。擁有 2 個 Thunderbolt 4 接口、1 個 USB 3.2 Gen 2 Type-C 接口、1 個 HDMI 2.1 端口、1 個 USB 3.2 Type-A 端口和 1 個 microSD 卡槽。預計將于今年冬季上市,起售價約為 1799 美元。
x 系列新品還包括 x15 R2 和 x17 R2。采用 DDR5 以及 Nvidia RTX 30 系列顯卡。處理器方面,x17 R2 最高可選 Core i9-12900H,而 x15 R2 最高可選 Core i9-1900H。同樣將于今年冬天上市。
▲圖片來自:GIZMODO
除了 x 系列新品,Alienware m17 R5 銳龍版也同樣吸睛,17.3 英寸的顯示屏,可從 165Hz 的 1080P 切換為 120Hz 的 4K。CPU 包括 Ryzen 7-6800H, Ryzen 9 6900HX,及 Ryzen 9 6980HZ。 GPU 包括 NVIDIA 30 系列、AMD Radeon RX 6700M 或 AMD Radeon RX 6850M XT。
▲ 圖片來自:cnBeta
值得一提的是,Alienware 也推出了一款名為「AW3423DW」的 34 寸曲面 QD-OLED 游戲顯示器。QD-OLED 面板融合了 OLED 及量子點 QD 兩種顯示技術的優勢,這款顯示器支持 98% DCI-P3 及 149% sRGB 色域,擁有 10bit 色深、10.7 億色彩,色差 Delta E < 2,色彩表現很不錯。
▲圖片來自:GIZMODO
另外,這款顯示器采用 21:9 帶魚屏設計,1800R 曲率,分辨率為 3440×1440,DP 接口下支持 175Hz 高刷,HDMI 接口下為 100Hz 高刷,響應時間只有 0.1 毫秒,還支持 NVIDIA 的 G-Sync Ultimate,玩游戲時可以做到超低延遲。
▲ 圖片來自:cnBeta
為了讓玩家能更好地享受游戲的樂趣,Alienware 還推出了稱為 Concept Polaris 的 eGPU,將這個硬件與筆記本電腦連接,就能提高性能,讓筆記本電腦也能變成強大的游戲裝備。
雷蛇:「內力」更進一層的靈刃
在今年的 CES 2022 上,雷蛇(Razer)的靈刃(Blade)系列筆記本推出了靈刃 14 、靈刃 15 、靈刃 17 三個新款,統一預裝 LPDDR 5 與 Windows 11 。雖然外觀設計上沒有明顯的變化,但配置和性能已經更上一層樓。
▲ 圖片來自:GIZMODO
新款靈刃 14 采用 AMD 銳龍 9 6900HX 八核處理器,NVIDIA RTX 3060 GPU 及 16GB 的 DDR5 內存。搭載 144Hz 刷新率的 1080P IPS 屏幕,新配備的視頻訊號切換器(MUX),可以在集成的 Radeon 680M 和專用 GPU 之間切換,從而提高游戲幀數。
▲圖片來自:RAZER
靈刃 15 和靈刃 17 都采用英特爾第 12 代酷睿 i7-12800H 14 核處理器,最高可選酷睿 i9-12900H 14 核心處理器,GPU 采用 RTX 3060 ,如果預算充足,還可以選擇 NVIDIA 的 RTX 3080 Ti 。
▲圖片來自:RAZER
除了更強的硬件,還有更好的屏幕。靈刃 15 在屏幕上配備了 360Hz 刷新率的高速 FHD 電競屏,2K 240Hz 刷新率的高色域全能屏,及 4K 144Hz 刷新率的旗艦配置,其中 4K 144Hz 屏幕使用 IPS 技術,不僅擁有超越上代 60Hz 的刷新率,還覆蓋 100% DCI-P3 色域,滿足游戲和創作需求。
華碩:游戲實用兩不誤
CES 2022 上的華碩,表現依舊精彩。華碩與 AMD 的合作,催生了采用最新 Ryzen 6000 系列處理器的 Zephyrus G14 和 G15。G14 采用 Radeon RX 6800S GPU ,G15 的 GPU 則搭配 Nvidia 最新的 RTX 3080 Ti ,二者加上 32GB 的 DDR5 RAM 和高達 1TB 的 PCIe 4.0 SSD,性能自是強勁。
▲圖片來自:GIZMODO
另外,Zephyrus G14 最高可采用 1920 x 1200 像素、144Hz 的屏幕,G15 則配備 15.6 英寸、240Hz 的 QHD 顯示屏。亮度達到 500 尼特,并通過 Pantone 認證,充分滿足日常使用。機身 A 面獨特的 AniME 矩陣,還能滿足 Z 世代表達個性的需求。
令人驚喜的是,華碩還推出了新款 Zephyrus Duo 16,作為一款旗艦級的筆記本,最高可配備 AMD R9 6900HK CPU 搭配 Nvidia GeForce RTX 3080 Ti 顯卡、64GB DDR5-4800 存儲空間和兩個 2TB M.2 PCIe 4.0 SSD,性能自不必多說。
比起性能,Zephyrus Duo 16 更引人關注的是它的兩塊屏幕,二者都擁有 100% 的 DCI-P3 色彩覆蓋、至少 500 尼特的亮度和 3 毫秒響應時間。4K 或 QHD 的最低刷新率可設置為 120Hz,1080P 的最低刷新率可設置為 240Hz。
▲圖片來自:GIZMODO
位于鍵盤上方的 14.1 英寸 4K ScreenPad Plus,可以作為主屏的拓展,也可以在創作時放置常用的組件,讓主屏上的顯示效果更完整,與上一代相比,Zephyrus Duo 16 的這塊屏幕可以 13 度角固定,使用時更為便捷。
一直想滿足用戶玩游戲和便捷不同需求的華碩,今年推出了 ROG Flow Z13 。英特爾酷睿 i9-12900H 的 CPU,加上 Nvidia RTX 3050 Ti 的 GPU,以及 16GB 的和 DDR5-5200MHz 內存 16GB 和 1 TB 的 PCIe 4.0 SSD,配合直立支架和鍵盤配件,足以滿足日常需求。
▲圖片來自:GIZMODO
在連接 eGPU 時,它會變為強大的游戲裝備,這個「變形金剛」能做到游戲和日常兩全其美。
惠普:穩中求進
相比于其他品牌,惠普(HP)在 CES 2022 的推出的新品就稍顯平淡。惠普對 Elitebook 805 系列筆記本進行了重新設計,13.3 英寸屏幕的 835 ,14 英寸屏幕的 845 和 16 英寸屏幕的 865。
配置上,13 英寸的 835 最多只能配置 16GB DDR5 的內存,而 845 和 865 最高可配置 64GB。 處理器為 Ryzen Pro 6000 系列,16:10 的屏幕,分辨率最高為 1920×1200。
▲圖片來自:cnBeta
除了 805 系列,惠普還推出了 Elitebook 645 和 655,從配置上看比 805 系列更低端:16:9 的 14 或 15.6 英寸屏幕,處理器也是較早的 Ryzen 5000。
好在,惠普的 Elite Dragonfly 系列還有些許驚喜。新的 Elite Dragonfly 將同時提供 Windows 和 Chrome 操作系統版本,其中 Chromebook 版本配備英特爾第 12 代 Evo 處理器、高達 512GB 的 SSD 存儲和 32GB 的 RAM,還有一塊觸覺觸控板,360 度的鉸鏈還能讓它變成平板電腦。
▲ 圖片來自:9TO5google
雖然觸覺觸控板并不是第一次在筆記本電腦上出現,但有了它的 Chromebook 無疑能給用戶帶來更好的使用體驗 。
聯想:變「皮」的 ThinkPad
CES 2022 上的聯想,最吸引人的就是采用 OLED 屏幕和要首發 AMD 銳龍 PRO 6000 系列處理器的全新 ThinkPad Z 。
作為超高端商務筆記本,ThinkPad Z13 與 Z16 集成了出色的產品設計、音頻和視頻性能、超快的響應速度,并通過微軟 Pluton 安全處理器、聯想 ThinkShield 增強安全性。
▲圖片來自:cnBeta
除了性能,新款 ThinkPad 在外觀設計也有不小的變化,ThinkPad Z13 除了常見的灰色與黑色外,還多了一款 A 面采用皮革材質的版本。
TCL:發布首款筆記本
值得注意的是,TCL 在 CES 2022 上發布了旗下第一款筆記本電腦—— TCL Book 14 Go。配置上來說略顯「簡陋」,采用的是搭載 ARM 架構的高通驍龍 7C 處理器,支持 4G LTE 網絡。
▲圖片來自:cnBeta
此外,TCL Book 14 Go 配備 14.4 英寸 IPS 顯示器,分辨率為 1366×768 ,運行 Windows 11 ,重量為 1.3 公斤,配有兩個 USB 2.0 Type-C 端口、一個 USB 3.0 Type-A 端口、一個 3.5 毫米耳機插孔和一個 micro SD 讀卡器/SIM 卡組合插槽,還有一個用于 720P 視頻會議的 100 萬像素攝像頭,預計 2022 年第二季度開售,售價約 349 美元。
除了令人眼花繚亂的新款筆記本,CES 2022 上各式芯片同樣驚喜不斷。
英特爾:史上最快移動處理器
英特爾在 CES 2022 上總共發布了二十余新款芯片,并稱第 12 代 H 系列芯片,尤其是旗艦的 Core i9-12900H 是「有史以來最快的移動處理器」。它的設計及 5.0GHz 的睿頻速度,可以超越 AMD 的 Ryzen 5900HX 和 蘋果的 M1 Max 。
▲ 圖片來自:GIZMODO
從英特爾的內部測試結果來看,新款芯片的性能確實強勁,但是否真的能超越對手,還要看實際應用時的表現。
▲ 圖片來自:GIZMODO
以下為功率 45W 的 H 系列芯片參數:
除了性能強勁的 H 系列,英特爾還發布了其常見的缺乏集成顯卡的「F 系列」變種,以及大多數芯片的 35W 低功耗「T 系列」版本。
▲圖片來自:cnBeta
AMD:7 秒傳輸 4k 電影
AMD 在 CES 2022 上發布了銳龍 6000 系列,讓今年芯片領域的「交鋒」讓人頗為期待。
銳龍 6000 H/U 系列共有 13 款全新移動 CPU,主要目標是高端機和輕薄本。值得注意的是,銳龍 6000 H/U 系列不包含任何桌面芯片。它們將留給正在開發中的銳龍 7000 系列。
▲圖片來自:cnBeta
銳龍 6000 H/U 系列采用 6nm 工藝和經過調整的 Zen 3+ 架構,同時集成 RDNA2 GPU。支持 Wi-Fi 6E 、藍牙 5.2 以及 USB 4(AMD 表示這可以達到高達 40Gbps 的速度,做到在 7 秒內傳輸 4K 電影)。
目前已發布的 13 款銳龍 6000 處理器部分參數:
▲ 圖片來自:TECH ADVISOR
NVIDIA :打造史上最快游戲本
在 CES 2022 上,NVIDIA 發布了桌面端的 RTX 3050 及 3090 Ti 顯卡,還發布了移動端的 RTX 3080 Ti 和 3070 Ti 顯卡。NVIDIA 還表示,RTX 3080 Ti 將會助力打造史上最快的游戲本,性能會比桌面 TITAN RTX 更強。
RTX 3080 Ti 會配備 16GB GDDR6 RAM,Nvidia 透露這些芯片可以每秒 120 幀或更高的速度以 1440p 的速度運行游戲。RTX 3070 Ti 是一款獨顯,性能似乎比 RTX 3080 Ti 略低,可以 1440p 的速度以 100 FPS 或更高的速度玩游戲。
▲圖片來自:cnBeta
據了解,搭載 RTX 3080 Ti 和 RTX 3070 Ti 的筆記本電腦將于 2 月上市,將來自外星人、華碩、微星和雷蛇。想必會帶來不少驚喜。
略有遺憾的是,NVIDIA 表示 RTX 3090 Ti 的細節要到月底才能全部公開。
▲圖片來自:cnBeta
CES 2022 開始之前,三星就已經搶先發布了「NFT 電視」,不過今年「電視界」最值得關注的新趨勢,還是 mini-LED。
索尼:全球首款 QD-OLED 4K 電視
索尼的一系列電視新品終于來了。
這次,索尼發布了 BRAVIA XR 系列電視新品,包括:
可以看到,mini-LED 是最顯著的變化。這個技術,將讓屏幕擁有更高的對比度和更高的亮度,比起 OLED 屏幕,還能顯示更多的暗部細節。
而最受人矚目的,還有全球首款 QD-OLED 4K 電視。
QD-OLED,使用的是量子點技術,它能實現更高的光能效率,也就有亮度翻倍的屏幕和更生動的色彩再現。
雖然這塊屏幕面板由三星供應,但索尼進行了首發,不過這款產品要晚些時候才上市,價格估計要到春季才公布,但有一點是能確定的:很貴。
TCL:更「巨屏」的電視
TCL 在 CES 2022 電視發布會上,公布了一臺 XL 系列中最大的一臺電視——98 英寸 4K QLED 電視。它比去年的 85 英寸顯示屏還要再大,可以看出 TCL 正在加大對巨幕的投入。
XL 系列的電視已經上市,這款 98 英寸的旗艦售價為 8000 美元。
它同樣也使用了 TCL 的 mini-LED 顯示技術。TCL 正式宣布了其第三代 mini-LED 技術,并表示該技術將首發在 85 英寸 8K QLED X925 Pro 產品上。
LG: 進軍 MicroLED 電視
LG 在 CES 2022 上發布了新一代 OLED 電視產品,包括 C 系列電視新增 42 英寸型號,LG 系列電視新增 97 英寸型號。
不過更令人驚喜的是,LG 還在 CES 2022 上正式宣布,現在開始進軍 Micro LED 電視了。LG 展示了一款 136 英寸的 4K HDR MicroLED 電視,并表示首批大尺寸 MicroLED 電視,將于今年晚些時候發售。
Micro LED 和 OLED 一樣,都是以微米量級的 LED 為發光像素單元,但因為它的芯片尺寸小、集成度高、自發光,所以比起 LED 和 OLED 在亮度、分辨率、對比度、能耗上都會更強。
所以,它也被認為是下一代最具優勢的顯示技術,但它依然不是主流。
電視技術正在快速革新,不過之前三星推出的 Micro LED 電視就要上百萬人民幣,價格,依然是橫亙在這項新技術前最大的難關。
今年 5 月,CSA 聯盟推出了 Matter 標準,各個智能家居巨頭都以此聯手合作,它旨在打破智能家居品牌的壁壘,讓一個 app 就可以控制所有智能家居,任何語音助手都可以控制每個電器。
CES 2020 上,越來越多基于 Matter 標準的智能家居產品來了。
貝爾金發了一堆智能家居產品
貝爾金首次通過旗下品牌 Wemo 擴充了智能家居產品線。
他們推出了新的 Wemo HomeKit 智能視頻門鈴,還有 Wemo 智能插頭、智能燈開關和智能調光器等產品。
其中,Wemo 智能可視門鈴安裝在室外,就能夠在家里清晰看到門外的情況,它搭載了一個 400 萬像素的攝像頭,視野達到 178°,還能夠增強夜視。
還有一家背包公司 Targus 也推出了可以用 Find My 功能跟蹤物品的包包:Cypress Hero。
可以監測健康的智能燈泡
我們已經習慣用智能手表來跟蹤睡眠和健康,但一直戴著實在很煩。如果,換成隨處可見的燈泡呢?
生迪(Sengled)這家智能照明設備公司,就推出了一個有意思的智能燈泡,它支持 Wi-Fi 和藍牙連接,還內置了最新雷達健康監測技術。
然后,它就能跟蹤你的睡眠質量和生物體征測量值,例如心率和體溫等,然后監測你的的健康。
而且,如果你用多個智能燈泡,還可以連成一張健康監測網絡,甚至你跌倒了也能進行提醒。
同樣,這個產品也基于 Matter 標準,但是售價還未公布,暫定今年冬季推出。
遍布家中的智能產品
還有更多智能家居產品都在 CES 2022 上各放異彩。
家庭安全公司 Schlage 推出了能用 iPhone 和 Apple Watch 直接開門的智能鎖。
Masonite 直接發布了第一款智能新品,將電源、燈光、可視門鈴、智能鎖,都集中在一張門上。
Moen 推出了一款名為 Smart Faucet with Motion Control 的水龍頭,顧名思義,不用碰它,只用手勢或者語音,就能精準控制出水量,以及調節水溫,App 上還可以跟蹤這些數據,并監測水質是否安全。
Withings 還發了一款減肥神器——他們最新的 Body Scan 智慧秤,不僅可以測試基本身體數據,甚至還可以分段測量身體的成分,讓你知道你的脂肪都在哪里,然后針對性訓練。
隨著 Matter 標準逐漸普及,可以預見,智能家居產品還會越來越多,已有的產品也會越來越智能。
CES 上一向有著大量新銳科技產品,這次也不例外。當然,有些是商業產品,有些只是概念產品。
索尼的 Vision S 概念電動汽車
是的,索尼推出了一輛汽車,它名為 Vision S 概念電動汽車。
同時,索尼還宣布正啟動一個新部門– 索尼移動公司,接下來,這個部門將會讓這輛電動汽車商業化,推動電動汽車的發展。
其實去年,VISION-S 01 這輛車已經曝光,今年索尼還展示了一個新車型:索尼 Vision-SUV 原型車(VISION-S 02)。車輛一些細節還未公布。不過一個值得注意的點是,安全是這輛 SUV 的第一要務,索尼表示這輛車內外部共安裝了 40 個監測傳感器,以保證乘客安全。
歐萊雅做了款手持染發機
歐萊雅其實也是 CES 的常客,每年都會推出一些新奇的科技發明。
今年,他們就推出了一款名為 Colorsonic 的染發設備,讓你在家里就能輕松染發。
它看起來就是一個有著大手柄的梳子,頂上有一行噴嘴,下面有一個儲存著染色劑的內盒,染色劑可以進行替換,有 40 種顏色可以選額。只需要按下開關,就能在你選擇的角度給頭發染上顏色,它會以每分鐘擺動 300 次以上的頻率染發,讓顏色看起來更加地均勻,同時防止滲漏和滴落,三十分鐘后,沖洗頭發就染成功了。
另外,歐萊雅還推出了一個供沙龍造型師使用的染發系統 Coloright,可以使用虛擬試穿來投射顏色,系統里有超過 1500 種自定義發色。
看來,染發也要越來越數字化了。
支持 Find My 的跟蹤卡和包包
不止蘋果的 AirTag,現在,變成跟蹤器的產品越來越多了。
手機配件廠商 Chipolo 就推出了 CARD Spot,這是一款超薄的藍牙防丟器,就像一張卡一樣,只有 2.4 毫米,可以直接放進錢包里,然后配合蘋果的 Find My 功能就能使用,不過一個也不便宜,要 35 美元(約合人民幣 223 元)。
還有一家背包公司 Targus 也推出了可以用 Find My 功能跟蹤物品的包包:Cypress Hero。
這款包包如果遠離指定范圍,就會向配對手機發送提醒訊息,包包還有定位功能,可以通過手機使其發出聲響,它的價格是 149.99 美元(約合人民幣 956 元)。
監測狗狗生命的項圈
今天要介紹的最后一款產品,是愛犬人士的福音。
Invoxia 做了一個智能狗狗項圈,不僅可以作為狗狗的 GPS 追蹤器,還可以監測狗狗的生命體征。
寵物追蹤器雖然已經很多了,但能跟蹤狗狗呼吸和心率的項圈卻寥寥可數。
背后的新技術在于,傳統的追蹤器通常依賴于加速度計和 GPS 傳感器的組合,Invoxia 的項圈為了監測呼吸和心率等生命體征,與權威獸醫心臟病專家合作,開發利用微型雷達傳感器的深度學習人工智能,戴在再多毛的狗狗身上,也能監測到他們的數據。
所以,和人類的智能手表不一樣,它無需緊密貼合皮膚,就你獲得準確的心率讀數,所以它也可以輕松地掛在狗狗的脖子上。
這個項圈將于 2022 年夏季上市,價格為 99 美元(約合人民幣 631 元),GPS 功能每月需額外訂閱 12.99 美元(約合人民幣 83 元)。
CES 2022 的首日展已經結束了,接下來幾天,還會有大量的新品發布,我們也會持續跟蹤報道,敬請關注哦。
你最關注和感興趣的產品是哪些呢,在評論區告訴我們吧!
在喜歡運動人群中,膝關節疼痛是很常見的癥狀,很多跑步、登山、球類愛好者都在忍受著膝關節的疼痛去堅持運動,這種精神可嘉但是行為卻要避免。本篇文章將會向大家介紹一些髕股關節疼痛綜合征的康復訓練方法,如果能堅持跟著文中的反復訓練,詳細能很大程度以減少疼痛、維持膝關節的健康。
?一般的膝關節疼痛可能在運動員和運動愛好者中是最常見的問題之一。很有可能我們也有過膝關節疼痛的經歷。開始時,膝關節前部出現長期的疼痛癥狀,在運動之后疼痛可能會加重,尤其是在長跑之后或者和朋友踢完足球之后。在運動完的第二天,即使上下樓梯都會感到刺痛(尤其是下樓時)。膝關節周圍會出現腫脹,甚至還會聽到彈響聲。疼痛會更加頻繁,需要去找醫生咨詢。
在討論造成疼痛癥狀的原因之前,我們先了解一下膝關節的解剖結構。
膝蓋是在股骨(大腿骨)、脛骨(小腿骨)和髕骨的交匯處形成的,是身體中最大的關節。
軟骨覆蓋在髕骨的后面以及脛骨和股骨的末端,從而可以進行平滑的運動。另外,在脛骨和股骨之間有厚厚的軟骨,起到緩沖、吸收壓力和提供支撐的作用。韌帶交叉于膝關節的內側(十字韌帶)和外側(側副韌帶),增加了關節的穩定性。最后,兩條肌腱在關節上方交叉——股四頭肌肌腱,從四頭肌延伸至髕骨;髕腱,從髕骨延伸至脛骨,將髕骨固定在膝蓋上方。
如果您已經確定被診斷出PFPS的話,需要知道:
髕股疼痛綜合征(PFPS)不是一種疾病!它只是一種用來描述膝關節疼痛的專業術語,而不用那么通俗地說膝蓋痛。因此,當我們出現髕股疼痛綜合征時,應該進行檢查并恢復其正常功能。
長期以來,傳統的觀點認為PFPS是由股內側肌(vastus medialis oblique,VOM),即股四頭肌內側的無力引起的。但是最近的研究表面,這通常不是主要原因。
一項研究對46名PFPS患者和30名無疼痛癥狀的控制組受試者進行對此,在深蹲前后均使用MRI來觀察受試者肌肉的激活情況。結果表明兩組間股內側肌和股四頭肌整體激活均無差異。
另一項研究比較了35例PFPS患者和35例無痛受試者的肌肉厚度和萎縮情況。結果也是顯示兩組間無差異——PFPS患者并沒有比無痛受試組的股四頭肌或VMO更薄弱,肌萎縮也沒有更嚴重。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這項新的數據向我們揭示了一些問題——普遍的膝蓋疼痛不能簡單地歸結為一塊肌肉的某一部分的無力。膝關節是鉸鏈關節,因此疼痛、力量不平衡等其他問題主要是由鉸鏈兩側的功能障礙造成的——髖關節或踝關節的功能障礙。
想象一下自己扭傷了腳踝,自己正在沙發上進行冰敷和加壓,現在需要你站起來去廚房。那么你會怎樣行走呢?一瘸一拐?避免產生引發疼痛的壓力或動作?這就意味著我們在用身體的其他環節進行代償。
我們很容易發生急性損傷,但是如果你的髖關節或者踝關節功能不佳的話(甚至自己平時都沒有注意到,可能不會帶來很多的疼痛),仍然會影響到我們走路和移動的方式。這個步態發生的改變會對膝關節造成壓力和壓迫,可能是使膝關節前部出現疼痛的主要原因。
如果我們的身體狀態和動作模式不佳的話,很多活動都會對膝關節造成壓力。
上下樓梯就是最常見的造成疼痛的原因之一,有些情況下走路都會造成疼痛。
眾所周知,由于髖、膝關節的問題,跑步的作用引發了人們的懷疑。一次又一次的地面沖擊會導致膝關節疼痛,尤其是在身體關節排列失衡時。
但是這并不意味著我們要永久地避免這些活動方式以保護膝關節。實際恰恰相反,實際上不運動、超重以及肌肉力量薄弱都會引發膝關節疼痛,更不用說減少生活的樂趣的。
我們需要的是保持運動時的ABC原則
運動時ABC原則的具體內容
ABC是我們認為能夠促進健康、功能良好身體的3個原則,并且有可能使我們在活動時不產生疼痛。
在我們活動時保持正確的關節排列將會非常有助于避免造成膝關節的疼痛和不必要的壓力。
要確保我們在整個運動過程中都保持神經肌肉系統的穩定,告訴自己的身體“放松,我可以的”,保持重復的運動模式,因為如果我們只能屏住呼吸保持正確的體態,那么這種運動就不會重復。并且在整個關節活動范圍內控制所有的運動是非常關鍵的。我們關注的是控制范圍(Rangeof Control,ROC),而不是活動范圍(Range of Motion)。
這就意味著我們不想在鍛煉的最后10分鐘內因為太累了而把自己折騰得筋疲力盡。這種情況下很容易發生損傷,尤其是當一個大的關節——膝關節,已經承受了過多的壓力之后。
這太容易出問題了,所以保持控制、呼吸、確保自己無論在做什么,都能使自己的身體保持正確的關節排列。這個過程需要很多的時間和精力進行練習,但是這樣做是非常值得的。尤其有利于保護膝關節。
我們再一起回顧一遍,PFPS并不是某種疾病,它只是膝關節損傷的一個術語。膝關節的疼痛通常會由身體其他部位的問題、功能障礙和不良的體態造成。
因此針對PFPS的治療,我們需要注意身體系統(System),而不是只關注癥狀(Symptom)。至少我們必須同時注意髖、膝、踝關節,而不能只看膝關節。下面我們將會介紹一些訓練的方式以幫助我們的身體從上至下都保持正確的功能。
在開始這些訓練之前需要注意,我們不要繼續進行任何引發疼痛的活動。如果在開始運動時有疼痛感的話,那么可以在走路或者上下樓梯時使用支撐拐杖或者支架。我們的目標是訓練肌肉,使它們自己充當膝關節的支撐物。
膝關節疼痛的人群中,有很多也有臀中肌薄弱的情況。髖關節周圍肌肉薄弱(通常是由于臀中肌無力)也可能是造成膝關節疼痛的原因。
可以先做一個簡單的單腿平衡測試來檢測自己是否有陽性的特倫德倫伯格氏征(Trendelenburg sign)。需要站在一面鏡子前,將一側腿抬起,這樣就是單腳支撐站立了,在這個過程中,如果出現骨盆下降或者髖關節向側發生旋轉移位的話,那么你可能有臀中肌薄弱的問題,需要進行強化訓練。
這些訓練方式會針對整個身體系統進行鍛煉——包括髖部、臀肌、股后肌群和足部。通過這些訓練有助于減緩PFPS的疼痛。
1.單腿和雙腿支撐臀橋訓練
這項練習會訓練到臀大肌和臀中肌,促進關節排列,減少不膝關節壓力和功能性的關節排列不齊的問題。
·仰臥,雙腳平放于地面,雙膝屈曲
·將雙臂放松放于身體兩側
·收緊臀肌,然后將臀部上抬呈橋狀
·放松將髖關節向下放,然后重復動作
·將右側大腿向胸部的方向上抬
·在一側腿上抬時保持左側腳平放于地面
·重復動作,然后換另一側進行練習
2.多角度骨盆推墻練習
如果你有陽性特倫德倫伯格氏征的話——一側髖部旋轉或者下沉,那么以下的練習將會對你非常重要,可以單獨地在站立位訓練臀中肌和髖關節的旋轉肌群。
第一步:中立位訓練
·站立時使右側腳和右肩靠近墻面
·將左腳抬離地面
·用左腿的力量推動身體貼向墻面
·保持5-10秒,然后放松,重復練習2-5次
第二步:外旋
·現在將左腳向外轉至離墻面呈45°角
·將右腿上抬靠向墻面,這次將左側髖關節外旋來推動身體
·維持5-10秒然后放松,重復2-5次
第三步:內旋
·接下來將雙腳都向內轉動與墻面呈45°
·抬起右側腿的同時保持只有右側肩對抗墻面
·用左側腿來驅使右側腿與墻面進行對抗,左腿旋外
·保持5-10秒,然后放松,重復2-5次
換另一側重復練習,要確保這三個角度都要進行訓練。
3.中線肌肉激活訓練
這個練習將會集中激活膝關節上方和下方的肌肉——即髖關節和踝關節的肌肉。
第一步:
·在地上放一根彈力帶,一端固定,然后將右腳踩進去
·把彈力帶綁在略高于膝關節上方的位置,然后向側踏步直到能感覺到輕微的阻力
·將腳趾張開
·右腳支撐站立,將左腿上抬懸空
·維持身體平衡的同時將右側腳掌用力壓向地面,大腳趾用力
·保持平衡,動作維持30-60秒,然后換另一側重復練習
第二步
·右側腳支撐維持身體平衡
·左腿向后撤呈弓箭步
·向下呈分腿蹲,屈左側膝向下貼近地面,然后上抬
·對抗右膝彈力帶的阻力以維持恰當的關節排列
·慢慢地重復練習10次,然后換另一側
第三步
·右腳支撐保持平衡
·左側腳向后邁步,向下呈反向弓步
·將后腿向后上抬,然后回到站立位,重復練習10次
·回到起始姿勢
·在屈髖、抬起左側腿時保持右膝關節伸直
·重復練習10次,然后換另一側重復動作
4.健身球卷腿訓練
?人們經常會忘記股后肌群,但是它們對膝關節的健康也是非常重要的。這項練習有助于通過整個活動范圍來增強股后肌群。
·仰臥于地面,雙腳放在一個穩定的健身球上方,雙手放松地放于體側
·將髖關節抬離地面呈臀橋
·把健身球向內拉,在臀部上抬的同時將足跟拉向臀部的方向(不要只屈膝)
·然后將健身球推回起始位
·如果想增加難度的話,可以雙腿用力將球拉向身體,然后用一側腿將健身球推回原位
·另一種進階練習就是在滾動之前,將一側腳跟從球上方微微上抬,用一側腿推動球來回滾動
5.仰臥髖關節PNF
?這項本體神經肌肉促進練習有助于提高髖關節的靈活性和活動范圍。靈活的髖關節→靈活的膝關節。
·仰臥于地面,在右側腿上抬的同時將足部內旋
·把腿向左側伸展,根據自己的能力在整個關節活動范圍內移動
·然后從這個位置開始,將一側腿上抬、畫圓圈,然后將腿向下、伸展至身體右側
·重復練習,在每個方向都保持最大活動幅度,保持腿部伸展
·換方向,將腿和髖部向外旋轉來激活和伸展整個髖關節
本篇文章最重要的就是希望大家能理解,我們不能把全身的疼痛至局限于身體的某一個部分,身體各環節之間是相互關聯的,必須系統地進行恢復。為此,我強烈推薦大家把髕股疼痛綜合征的訓練方法與髖關節的靈活性訓練結合在一起進行,保持練習15-20分鐘。
我們會找到合適的方法來恢復髖關節的正常功能,包括力量、柔韌性以及靈活性。通過這些方法不僅使髖關節的功能得到提升,膝關節的疼痛問題也會很大程度地得到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