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大人居家辦公,孩子在家上網課,手機這種小屏設備此刻就不香了,反而大屏顯示器看得清晰舒適更受人歡迎。而現在的顯示器其實價格并沒有特別貴,一部手機的零頭就能買到。今天就盤點四款平價顯示器,價格都在五百以內,輕松實現大屏舒適效果,辦公、學習、娛樂等都能駕馭,這才是真“良心”!
第一款:酷開 23.8英寸專業辦公顯示器,399元
酷開 23.8英寸專業辦公顯示器采用23.8英寸大屏規格,機身最薄處僅約11.5mm,后背還是一體化背板,纖薄輕巧且完美解決漏光問題。更重要的是,這塊屏幕支持100Hz高刷新率、覆蓋99%sRGB廣色域、擁有178度廣視角和4000:1對比度,外加三面窄邊框和低藍光無閃屏技術,畫質出色又流暢,帶來沉浸式視覺體驗,玩游戲也不在話下。而預留的常用接口、可仰俯調節支架、支持壁掛等,又豐富了它的使用場景,不足四百的價格收獲了96%好評率。
第二款:小米Redmi 21.45英寸顯示器,399元
小米Redmi 21.45英寸顯示器采用的是21.45英寸規格,它同樣在屏幕上設計了微窄邊框,進一步提高大屏觀感,同時這塊屏幕支持75Hz刷新率、原生8Bit色深、300nit高亮度,有權威低藍光認證,所以辦公學習等顯示時流暢不卡頓,也有好色彩、舒適護眼的好效果等,展現精彩新視界。細節上,該產品支持VESA壁掛安裝,有一級能效標識和三年售后保障,讓大家買得更放心,所以銷量超50萬,還贏得了96%的好評率。
第三款:酷開 23.8英寸 IPS硬屏電腦顯示器 ,419元
酷開 23.8英寸 IPS硬屏電腦顯示器雖然和第一款同屬酷開這一個品牌,但品質上是有一定區別的。它優選23.8英寸IPS技術高清顯示面板,三面窄邊框設計,機身薄至4mm,看的更專注,放在桌面上也很靈動。屏幕支持1920*1080分辨率、75Hz高刷新率、覆蓋92%sRGB色域、擁有原生8bit色深,色彩真實鮮活、觀影娛樂性能卓越,配備的HDMI/VGA接口,還可拓展筆記本、PS等不同設備,勝任辦公家用多種使用需求,好評率也達到了96%。
第四款:AOC 21.5英寸 VA廣視角顯示器,499元
AOC 21.5英寸 VA廣視角顯示器采用的是21.5英寸VA廣視角顯示屏,它擁有178度廣視角、微邊框設計、75Hz高刷新率、8bit面板色深,色彩過渡細膩自然,畫面也絲滑順暢。且該產品內置ClearVision畫面增強技術,開啟后進一步銳化,畫面層次更加清晰;預設四種濾藍光模式,搭配不閃屏技術,長久觀看保持舒適效果,減少疲勞。值得一提的是,它后背設計了壁掛孔,支持多屏拼接,像視頻剪輯等工作可以不用頻繁切換畫面,工作效率更高。熱銷100多萬臺,好評率也高達97%。
以上這四款顯示器五百以內的價格都很實惠便宜了,但它們的品質其實一點不差。不僅窄邊框、高刷新率相比較于傳統的顯示屏進行了升級,而且畫質也有保障,細節設計從用戶使用需求出發,每一款性價比都很高,可放心選擇!
們經常推薦各種價位的電腦主機,但是配置清單往往沒有搭配顯示器,因為每個人對顯示器的預算、尺寸以及側重不同。征求廣大粉絲建議,而今天裝機之家分享2023年500-1000元左右的電腦顯示器推薦,適用家用辦公電競需求,因為文章篇幅問題,本文僅推薦12款型號,并且顯示器價位在千元內,更多價位的顯示器推薦會在下期發布。
千元內顯示器推薦
目前顯示器主流尺寸基本在24-27英寸,選擇人群也偏多,一般以視覺舒適度來說,24英寸基本1080P就足夠了,27英寸分辨率下可以考慮2K,當然1080P下也不會顆粒感,32英寸或者以上尺寸建議2K起步,否則顆粒感會很強,如果玩3A游戲的話,2K、4K分辨率需要注意自己獨立顯卡是否能夠帶的動再考慮。個人建議顯示器最佳尺寸選擇在24-27英寸,無論是玩游戲還是普通家用、辦公,32英寸真的有點大,玩游戲也比較累,左顧右盼。
一、普通家用、辦公顯示器推薦
1、小米Redmi 1A 23.8英寸顯示器
參考報價:499元 (價格僅提供參考,會隨著市場行情漲跌)
屏幕尺寸:23.8英寸
分辨率:1920*1080
刷新率:75Hz
面板:IPS
色域:72%NTSC
亮度:250Nit
接口:HDMI*1,VGA*1
支架:俯仰調節
小米Redmi 1A 23.8英寸顯示器
小米號稱行業攪屎棍,價格上非常便宜,這款是一款性價比較高的24英寸顯示器,IPS屏幕,低藍光,三邊微邊框設計,適合預算偏低的普通家用、商務辦公人群使用。
2、華為HUAWEI MateView SE 23.8英寸顯示器
參考報價:699元 (價格僅提供參考,會隨著市場行情漲跌)
屏幕尺寸:23.8英寸
分辨率:1920*1080
刷新率:75Hz
面板:IPS
色域:100%sRGB、90%P3
接口:DP*1、HDMI*1
支架:俯仰調節
華為HUAWEI MateView SE 23.8英寸顯示器
華為 MateView SE這款顯示器最大的特點就是色彩表現出色,可達到100%sRGB色域覆蓋,支持電子書模式,價格實惠,不過缺點也很明顯,只支持一年售后服務,適合辦公與普通家用。
3、AOC 24B1XH5/BS
參考報價:629元 (價格僅提供參考,會隨著市場行情漲跌)
屏幕尺寸:23.8英寸
分辨率:1920*1080
刷新率:75Hz
面板:IPS
亮度:250Nit
接口:VGA*1、HDMI*1
支架:俯仰調節
AOC 24B1XH5/BS
AOC這幾年銷量基本沒話說,畢竟品牌打出來了,AOC 24B1XH5/BS采用的是 LG原廠IPS面板,擁有178度廣視角技術,觀看不偏色,支持三種濾藍光護眼模式,微邊框設計,特別適合辦公與普通家用,三年全國聯保。27英寸可以考慮AOC 27B2H,目前在700元左右。
4、HKC T2752Q
參考報價:749元 (價格僅提供參考,會隨著市場行情漲跌)
屏幕尺寸:27英寸
分辨率:2560*1440(2K)
刷新率:75Hz
面板:VA
色域:90%DCI-P3、100%SRGB
亮度:300Nit
接口:DP1.2*1、HDMI1.4*1
支架:俯仰調節
HKC T2752Q
這款HKC T2752Q尺寸為27英寸,75Hz刷新率,90%DCI-P3色域,低藍光護眼是亮點,這個價位可以買到2K分辨率的,也算是很值得了,不過是VA面板的,如果是IPS就更好了,畢竟價位放在這里,適合日常家用、辦公使用。
5、飛利浦273V7QDSBF
參考報價:799元 (價格僅提供參考,會隨著市場行情漲跌)
屏幕尺寸:27英寸
分辨率:1920*1080
刷新率:75Hz
面板:IPS
色域:98%SRGB
亮度:250Nit
接口:VGA*1、DVI-D*1、HDMI*1
支架:俯仰調節
飛利浦273V7QDSBF
飛利浦273V7QDSBF性價比還是蠻高的,尺寸為27英寸,75Hz刷新率,IPS面板,TUV認證低藍光,98%SRGB色域覆蓋,支持VGA、DVI-D、HDMI三種接口,適合普通家用、辦公、上網課等。
6、優派VA2762-2K-HD
參考報價:899元 (價格僅提供參考,會隨著市場行情漲跌)
屏幕尺寸:27英寸
分辨率:2560*1440(2K)
刷新率:75Hz
面板:IPS
色域:99%SRGB
亮度:250Nit
接口:DP1.2*1、HDMI1.4*2
支架:俯仰調節
優派VA2762-2K-HD
優派屬于老牌的顯示器品牌了,口碑也比較好,性價比不錯。優派VA2762-2K-HD為2K分辨率顯示器,畫面相比1080P更加細膩,采用三微邊設計,支持HDR功能,明暗細節更豐富,缺點是峰值亮度一般,適合追求大屏體驗的人群,例如辦公、家用等都很適合。
二、電競顯示器推薦
1、創維F24G3電競顯示器
參考報價:699元 (價格僅提供參考,會隨著市場行情漲跌)
屏幕尺寸:23.8英寸
分辨率:1920*1080
刷新率:165Hz
面板:IPS/8抖10/硬件防藍光
相應:7.5ms GTG(原生)
色域:99%SRGB、80%P3
亮度:250Nit
接口:DP1.2*1、HDMI1.4*2
支架:俯仰調節
創維F24G3電競顯示器
創維這個品牌是電視機行業進軍顯示器行業,F24G3是創維推出的高性價比電競高刷顯示器推薦,創維新出的F24G3從144Hz升級至165Hz,適合電競玩家使用,支持硬件防藍光功能,對眼睛更友好,規格上不錯的,不過顯示器磨具粗糙些,品控一般,但好在價格便宜,適合預算不高的電競玩家。
2、KTC H24T09 PLUS
參考報價:699元 (價格僅提供參考,會隨著市場行情漲跌)
屏幕尺寸:23.8英寸
分辨率:1920*1080
刷新率:165Hz
面板:FastIPS
響應:5ms GTG(原生)
色域:99%SRGB、79%P3
亮度:300Nit
接口:DP1.2*1、HDMI1.4*2
支架:俯仰調節
KTC H24T09 PLUS
千元內性價比電競顯示器還可以考慮KTC H24T09 PLUS,支持sRGB:99%色域覆蓋,色彩相比老款的H24T09更好,雖然不支持硬件防藍光,但采用了京東方FastIPS面板,但做工一般,畢竟價位擺在這里,和創維F24G3類似,適合預算有限的電競玩家。
3、微星G244F
參考報價:899元(價格僅提供參考,會隨著市場行情漲跌)
屏幕尺寸:23.8英寸
分辨率:1920*1080
刷新率:170Hz
面板:FastIPS/原生8Bit
響應:5ms GTG(原生)
色域:96%SRGB、88%P3
亮度:235Nit
接口:DP1.2*1、HDMI2.0*2
支架:俯仰調節
微星G244F
微星黑龍 G244F 顯示器采用 24 英寸FastIPS面板,165Hz可超頻至170Hz 刷新率,缺點是峰值亮度只有235Nit,不支持升降旋轉支架,但是做工用料和售后比較優秀,電競顯示器3年上門售后,畢竟屬于大廠品牌,適合注重售后和品質的電競玩家。
4、AOC 24G2SP
參考報價:999元 (價格僅提供參考,會隨著市場行情漲跌)
屏幕尺寸:23.8英寸
分辨率:1920*1080
刷新率:165Hz
面板:IPS/原生8Bit
響應:7.5ms GTG(原生)
色域:100%SRGB、94%P3
亮度:300Nit
接口:DP1.2*1、HDMI1.4*2 VGA*1
支架:支持升降旋轉、俯仰調節
AOC 24G2SP
AOC 電競顯示器銷量較高的,無疑是AOC 24G2SP,具備165Hz高刷新率,無論是性能還是做工方面都是有保障的,顯示器支架支持升降旋轉功能,缺點是色彩過于飽和,畫面十分鮮艷,但并不影響它的銷量,畢竟大廠出品,品控比較好,售后有保障,適合電競游戲玩家。
5、科睿27E1QS
參考報價:999元(價格僅提供參考,會隨著市場行情漲跌)
屏幕尺寸:27英寸
分辨率:2560*1440
刷新率:144Hz
面板:FastIPS
色域:99%sRGB覆蓋、90%DCI-P3
亮度:300Nit
接口:DP1.2*1、HDMI1.4*1、HDMI2.0*1
支架:俯仰調節
科睿27E1QS
科睿是HKC惠科的子品牌,科睿27E1QS采用FastIPS的群創Q7E面板,默認144Hz可超頻155Hz,2K分辨率,99%sRGB和90%DCI-P3色域,這個參數這個價格,還要什么自行車。
6、華碩VG249Q1A電競顯示器
參考報價:999元 【點擊鏈接查看】(價格僅提供參考,會隨著市場行情漲跌)
屏幕尺寸:23.8英寸
分辨率:1920*1080
刷新率:165Hz
面板:IPS
色域:100%sRGB覆蓋
接口:DP1.2*1、HDMI1.4*2
支架:俯仰調節
華碩VG249Q1A電競顯示器
華碩VG249Q1A是千元電競顯示器的比較好的選擇,尤其是注重品牌品質的用戶,默認144Hz刷新率可超頻至165Hz,實測最高亮度能夠達到378NIT,擁有100%sRGB色域覆蓋,自帶音響。
以上就是裝機之家分享的2023年千元內的顯示器推薦,精選了12款顯示器,主要針對不同預算推薦針對電競游戲、普通家用和辦公等需求,本文推薦的主要是目前市場比較熱銷主流的大眾型號,總的來說性價比還是比較突出的,希望本文能夠幫助到您。
作為一名辦公族兼游戲愛好者,顯示器在我的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一款合適的顯示器不僅能提升工作效率,也能在游戲、觀影的體驗更上一層樓。這幾年,顯示器發展很迅速。即使是1000元以下區間,也能買到品質、參數、表現都很均衡的顯示器了,而且性能足夠大多數用戶使用。
今天,我就帶大家了解三款市面上熱門的入門級電競顯示器:
科睿X41、SANC N50 Pro 4代和KTC H25T7,希望通過詳細的對比評測,助您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那一款。
外觀設計
外觀上,科睿X41、SANC N50 Pro 4代、KTC H25T7這三款顯示器的正面部分,都是非常標準的三邊窄邊框的設計,底邊略寬,看上去差別不大。而在背面,它們的設計理念就有明顯區別了。
科睿X41背面一條細長的“銀河”貫穿顯示器左右,再加上中間大大的“黑洞之眼”,搭配上兩側紅色的裝飾條,將時尚與科技感拉滿。不失莊重的同時,看上去又很酷,符合大多數學生群體以及電競愛好者的觀感。電競屬性滿滿。
sanc n50pro4代背面的設計就比較中規中矩了,顯示器底部正中為VESA孔(75*75)與自身支架安裝位置。因顯示器接口等功能設計,背面明顯被分為了上、下兩個部分,下半部分較為突出。這樣的設計比較簡單、實用,但看上去確實平平無奇。
KTC H25T7的VESA孔(100*100)在顯示器背部的正中區域,底部為接口區域,以及五向遙感按鈕,用來控制OSD菜單,有可能會因為個人使用習慣原因,導致不是那么順手。
性能對決
科睿X41、SANC N50 Pro 4代和KTC H25T7三款顯示器都使用了分辨率為1920×1080的Fast IPS面板,但在響應時間等方面,三款顯示器有較為明顯的區別。
科睿X41與SANC N50 Pro 4擁有GTG 1ms的響應時間,同時搭配180Hz的刷新率,在FPS、賽車類的游戲畫面中,能夠很好的避免運動殘影等問題。同時,因為搭載了基于AMD芯片開源權限的Free sync技術,并兼容NVIDIA的G-Sync技術,可以為玩家提供了一個幾乎無延遲的游戲環境。
眾所周知,長時間使用顯示設備會導致眼睛疲勞,為了減輕這種壓力,顯示器的低藍光護眼功能相當重要。在低藍光方案上,對比SANC N50 Pro 4代和KTC H25T7軟件低藍光方案,而科睿X41采用了硬件防藍光,在做到有效過濾有害藍光的同時,又不影響色彩表現,不會出現軟件低藍光調節后,顯示器出現屏幕嚴重泛黃,色彩失真的現象。在這一點上科睿的硬件防藍光是優于其他兩款軟件防藍光的。
對于一款優秀的電競顯示器來說,雖然刷新率與響應時間做到了出色,但不能止步于此,色彩質量同樣重要,科睿X41有著最高330nit亮度、20000000:1動態對比度、178°廣闊視角和很高的透光率表現,可以保證使用者在不同角度下觀看時,畫面畫質不變形。同時,其130%sRGB色域容積,保障顯示器畫面過渡自然,不會發生色彩突變、失真等情況。
SANC N50 Pro 4同樣擁有178°廣闊視角和130%sRGB色域容積,這方面與科睿X41持平。
KTC H25T7在這方面只能說差強人意了,99%sRGB色域容積對比科睿X41與SANC N50 Pro 4有著一定的差距。
接口配置
在接口方面,科睿X41與KTC H25T7配備了HDMI 2.0*2、DP1.4*1、3.5mm AUDIO音頻*1和DC電源接口,能夠同時連接多個不同設備,隨時在多任務中輕松切換,提高工作效率。
對比之下,SANC N50 Pro 4提供的HDMI 2.0*1、DP1.4*1、3.5mm AUDIO音頻*1和DC電源接口,就顯得有些“丐”了,畢竟現在日常中需要接入顯示器的電子設備越來越多,缺少一個接口有些時候可能會帶來不便,甚至還需要多配置臺顯示器,又要多出冤枉錢。
特色功能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科睿X41顯示器配置了可升降與旋轉的支架底座配置,這是SANC N50 Pro 4與KTC H25T7沒有的。
科睿X41這個支架底座支持-5±2°——20±2°的前傾后仰、100±5mm高度與-90° ±2°~——﹢90° ±2°垂直旋轉調節。調整高度時,科睿X41沒有設置固定的高度卡位,而是采用無極高度調節,這樣操作起來很方便,單手就可以完成合適高度的調節。而橫屏/豎屏的旋轉調節,更是極大擴展了顯示器的使用場景和范圍。這點相信做自媒體的朋友們體會更強吧。對了,在這兒做下特別提醒,在進行豎屏旋轉調節時,一定要把支架高度調到最高,否則可能會因為高度不夠而磕碰到屏幕。
科睿X41能夠讓用戶根據自己的使用習慣和需求,輕松找到最合適的觀看角度。對比之下N50 Pro 4與KTC H25T7只可以進行前傾后仰的角度調節,遜色不少。這點要給科睿X41大大加分。
總結
對比科睿X41、SANC N50 Pro 4代和KTC H25T7這三款入門級電競顯示器,可以看出,在外觀、性能、畫質、防藍光、接口配置等方面,科睿X41相較其它兩款,表現得更全面,優勢也很明顯,我個人是很推薦的??祁41不僅適合普通的游戲愛好者,也完全可以滿足對色彩要求極高的設計工作者和專業玩家的需求。尤其是在699的售價下(目前活動到手價599),給出的多功能支架配置,更是突出了極致的性價比。如果近期有需要購入顯示器的朋友,科睿X41確實是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