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初,四川南充市公安局高坪區分局一民警接到一個陌生電話,對方自稱某公司業務員,如果你有炒股需求,對方可為你按照1:10的比例為你提供無息股票配資,然后,你就可在公司指定的兩款股票交易平臺進行交易。
實際上,從去年開始,四川南充多位市民都曾接到過這樣的電話。警方調查發現,該公司并非正規證券公司,屬于非法場外配資,而其向客戶推薦的交易平臺,其實只是一個虛擬盤??蛻粝蛟摴酒脚_所繳的資金并未流入股市大盤,而是流向了公司背后的“金主”。
5月23日,紅星新聞從南充高坪警方獲悉,警方已將6名涉嫌非法經營期貨證劵罪的嫌疑人抓獲。警方調查發現,其主要嫌疑人在國內多個城市均開有分公司,客戶多達上千人,涉案金額上千萬元。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深挖調查中。
蹊蹺:
公司特制APP,“為客戶按1:10無息股票配資”
今年3月初,四川南充市公安局高坪區分局一民警接到一個陌生電話,對方自稱是轄區某電子商務公司業務員,公司主要為客戶做股票配資,可根據客戶出資金額按照1:10的比例為其無利息配資。
憑著職業敏感,民警懷疑該公司的背后可能存在貓膩。隨后,高坪警方聯系了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四川監管局,經核查,前述電子商務公司并未取得《經營證券期貨業務許可證》。
在民警的猜測得到證實后,高坪警方隨即成立專案組,對該公司進行秘密偵查。警方進一步偵查發現,該公司的總公司設在重慶,并在湖北、貴州以及省內的瀘州、達州、樂山等多個城市設有10余家分公司,業務員一旦聯系到有炒股意向的客戶后,會讓對方前往公司簽訂合同為什么期貨軟件都要有模擬盤,然后在手機上下載公司制定的APP軟件,作為股票交易的平臺。
不過,公司所推薦的股票交易平臺,其實只是一個僅限于資金交易的虛擬盤,屬于非法場外配資。
高坪區公安分局經偵大隊副大隊長蘭棵告訴紅星新聞,易某系該團伙主謀,也是公司背后的“金主”,投資客戶的炒股資金最終全部流入易某的私人賬戶。蘭棵說:“他們公司的這種操作模式,如果遇到股市熊市,公司就要賺錢,如果遇到股市牛市,就要虧錢,而股民在平臺上虧損的錢,也全部進入易某的私人賬戶”。
4月25日,南充高坪警方出動50余名警力,成功將涉嫌非法經營期貨證劵罪的易某、黃某、唐某、王某、陳某以及易某的哥哥等6人全部抓獲,扣押電腦20余臺,車輛5臺,作案手機30余部,扣押涉案資金千余萬元。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深挖中。
警方扣押的的電腦
盈利:
1:10股票配資,每筆交易收0.3%手續費
周先生(化名)是一位老股民了。2018年底,他就接到了上述電商公司業務員的電話。盡管每筆交易收取的手續費有點高,但公司給出的“按客戶出資金額1:10的比例無息配資”的誘餌,讓他有些心動。
幾天后,周先生前往這家位于南充市高坪區的公司。公司經理黃某告訴他,公司和基金公司有來往,為客戶配資的資金絕對有保障。之后,周先生跟公司簽訂一份無利息股票配資的“證券抵押借款合同”,黃某則幫他在手機上下載了一款用于股票配資交易的APP,并為他申請了一個在該APP平臺上進行股票交易的賬號。
與此同時,黃某還提醒周先生,平臺僅限于股票交易,但不能看盤,只能在正規股市選好股票后,通過手機在該平臺上進行交易。
周先生告訴民警,他隨后投資了70萬元,公司也按照合約為他配資700萬元。自此,他相當于有了770萬的資金可在該平臺用于股票交易。周先生說,盡管是無息配資,但自己的每一筆股票交易,平臺將會收取0.3%的手續費。
按照合同約定,周先生可在平臺上自主買賣上市證券,但在承擔配資高收益的同時,他也要為配資的高風險買單。
“這個系統設置了一個股票止損價,一旦購入的股票跌到這個價格,你又沒有及時補倉,系統就會自動賣出止損?!敝芟壬f,因為股市波動大,有可能一天就會跌到補倉線。此外,周先生所買股票如果停牌,平臺將按股票交易金額的0.03%每個工作日收取費用,直到股票復盤。
周先生告訴民警,自己在該平臺的資金,都是直接存入黃某私人銀行卡上作為股票配資保證金,如果自己買進的股票虧損,當風險保證金不足自己所繳本金的50%(35萬元),自己就必須及時補倉,如果風險保證金不足本金的30%,平臺系統就會強制平倉,讓自己血本無歸。
投資者鄧先生(化名)就遭遇過被系統強制平倉。他先后兩次存入40萬元在上述公司的APP品臺進行股票交易,但僅過了10多天,他所購股票就跌到了平倉線,在連續補幾次倉后,行情并未好轉。在2019年春節前,他因未及時補倉,賬戶被平臺系統強制平倉,這讓他覺得是“自己的運氣不好”,他在該APP平臺上炒股前前后后共虧損了約20萬。
今年春節后,鄧先生找到黃某重新開設賬戶。不過4月份,鄧先生和周先生等人發現黃某突然失聯了,而手機上下載的用于股票交易的APP平臺,也已無法進行交易。
幕后:
“虛擬盤”是買來的,誘騙用戶多達上千人
辦案民警調查發現,上述南充某公司的經理黃某,其實是易某的手下,而他推薦給客戶的股票交易APP平臺,其幕后金主正是易某。
易某今年30歲,初中文化,四川廣安武勝縣人,曾在成都一家從事股票配資的公司當業務員。2014年,公司停止經營后,易某從公司退出。后在重慶注冊了一家投資管理公司,開始自己坐莊從事股票配資。
易某告訴辦案民警,2015年11月,自己從網上購買了一個手機APP股票平臺,并招聘業務員聯系炒股客戶。易某稱,客戶在自己的股票平臺上炒股為什么期貨軟件都要有模擬盤,公司按照1:10的比例給客戶進行配資,比如說,客戶投資10萬,公司就為其配資100萬,相當于客戶在該股票交易平臺上有110萬用于股票交易。
2018年9月,易某花10萬元在網上購買了另一個手機股票交易平臺。與第一個平臺不同,在該平臺炒股的客戶,不用找公司開賬戶,可直接在平臺上注冊賬戶,炒股資金也不用存入公司,而是在平臺充值進行交易。
不過,這兩個股票交易平臺的共同之處在于,客戶繳納的資金最終均流入易某的個人銀行賬戶。據易某交代,兩個股票交易平臺的名字都是他自己取的,均可以模擬股市大盤的數據并且同步,客戶可在平臺上進行股票的買入和賣出,但這都是虛擬的,并非真正的股票交易,為客戶股票配資的數據,也都是他一個人在進行操作。
經警方初步查明,通過易某所掌控的兩個APP平臺炒股的用戶多達上千人,其涉案資金超千萬元。如此大量的客戶,易某等人是如何掌握對方個人信息資料的?
最初,警方懷疑易某等人通過非法渠道購買客戶個人信息,不過后期調查發現,易某下面的公司在招聘業務員后,會在網上下載一些股票配資的行業話語,讓業務員學會后,然后選定公司所在城市的手機號段,隨機撥打尋找客戶。
風險:
客戶炒股虧損資金全流入私人賬戶
為規避風險,客戶在上述兩款APP平臺上進行股票交易的過程中,一旦所購股票跌破其投資本金的30%,平臺系統將會對客戶的賬戶進行強制平倉。
易某事后告訴民警,客戶在平臺上炒股虧損的錢,最終全部流入自己的私人銀行賬戶,這也是他賺錢的主要渠道。此外,平臺會自動扣取客戶每筆單邊股票交易金額的0.3%作為手續費,這些手續費也是直接進入易某的銀行賬戶,并未流向大盤,如果客戶申請提現,易某直接從自己的銀行賬戶提現轉給客戶,整個過程也就兩三分鐘。
不過,如果兩款平臺的投資客一時集中提現,而自己手中資金不夠怎么辦?易某說:“只有先給前面的(客戶)提現,最壞打算就是爆盤”。
辦案民警提醒道,目前,一些公司在沒有經營期貨業務資格的情況下,以“配資”的名義誘騙投資者繞開期貨經營機構參與期貨交易,這實際上從事的是非法期貨活動。投資者如參與其中,相關利益不受法律保護,參與期貨交易一定要通過合法的期貨經營機構進行,這些機構的名單可以到中國證監會、中國期貨業協會網站進行查詢。
何強 紅星新聞記者 王超 警方供圖
編輯 汪垠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