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上海滬西鼎鼎有名的電腦城——芙蓉江路電腦城正式謝幕,如今進入更新尾聲的電腦城定位終于落定——這里將成為頂配版的美天菜場,于10月31日與市民見面。
曾經是“電子一條街”
1975年出生在長寧的陳先生對這里是再熟悉不過了,上世紀90年代他考入了東華大學,閑暇時光常帶著同學們逛電腦城。“從第一臺電腦開始,基本上配件都在這里解決。”
說起電腦城,勢必繞不開一度聞名滬上的“芙蓉江路電子一條街”。誕生于1991年的芙蓉江路電子一條街,地處芙蓉江路的仙霞路至新漁東路段的東側半邊街,跨兩個街坊,約500米長度,頭頂還有高壓線。
當年,這條電子街上集聚了百來家IT軟件開發企業。電子街的投資方是市科委、長寧區科委、長寧區勞動服務公司和仙霞新村街道辦事處,運營方是專門組建的上海仙霞科技開發有限公司。
由于高壓線下不允許蓋房子,上世紀90年代末,電子一條街的建筑被拆除,恢復成綠化帶。而為了讓電子街上的一些IT企業另有著落,長寧區科委在企業與不遠處的慧谷白貓科技園(原雙鹿冰箱廠)之間牽線,一部分軟件開發企業正式入駐慧谷白貓科技園。
彼時,位于天山路芙蓉江路口的長寧科技大樓還不是芙蓉江電腦城,大樓一層和二層是菜場。為了承接電子街疏散企業,菜市場轉型為“電腦城”,芙蓉江電腦城由此粉墨登場。長寧科技大樓的電腦城與對角相望的慧谷白貓科技園形成的產業集群,也讓長寧區在新世紀初,被市科委命名為上海第一批“軟件產業園”。
菜市場升級成為了電腦城,商戶們有處可去了,可周圍的居民去哪里買菜呢?在區工商局和仙霞街道的籌措下,在電腦城斜對面的天山路與新漁東路之間的一條弄堂里覓得一塊場地,開出了澳華市場(菜場為主的綜合市場),解決了周邊居民的買菜問題。
電腦城淡出,菜市場接棒
20年時光斗轉星移,一邊是菜場租約到期,一邊是電腦城淡出視線。出于城市更新與百姓生活便利的需求,芙蓉江電腦城所在的長寧科技大樓在裝修升級完成后,在5000多平方米的建筑內辟出了1300多平方米交由美天副食品公司興辦菜場。其余空間,則由長寧區科委與交大合作開發的人工智能產業園。
此次改造不僅是一、二樓內外裝修,整幢9層大樓的外立面、上下排水系統、消防噴淋裝置都進行了重新改造。按照上海市2.0版本的超市型標準化菜市場要求建設,首家建成的是美天平塘菜市場,最近新建的是美天安順菜市場。
待到菜場正式營業后,將大大方便周圍居民的日常“買汰燒”。
上海市范圍提起芙蓉江路電腦城,可謂無人不曉。人們還省略一個“路”字,稱之為“芙蓉江電腦城”。芙蓉江電腦城坐落于天山路街道范圍,近20年來,成為滬西的一個城市地標。
細心的市民發現,今年入夏后,電腦城關門謝客,圍起圍欄開始裝修了。記者一打聽,嗨!電腦城要改小菜場了,意料之外卻又是情理之中——
芙蓉江電腦城今年5月關閉,電腦城(長寧科技大樓)裝修后外觀煥然一新,目前小菜場開業進入倒計時。(你的第一臺電腦是在這里買的嗎?芙蓉江電腦城給你留下了哪些回憶?歡迎在文末留言告訴我們哦~)
電腦城原本就是小菜場
記者是長寧土著,對于電腦城的前世了如指掌。說電腦城,繞不開一度聞名滬上的“芙蓉江路電子一條街”。誕生于1991年的芙蓉江路電子一條街,地處芙蓉江路的仙霞路至新漁東路段的東側半邊街,跨兩個街坊,約500米長度,這半邊正好是華東電網的超高壓輸變電線路途經地段。當年是如何在高壓線下蓋起二層商鋪,不得而知。
芙蓉江路(新漁東路至仙霞路段)東側高壓線下的綠化帶位置,上世紀90年代初是聞名滬上的芙蓉江路電子一條街。
可以一說的是,當年這條電子街上集聚了百來家IT軟件開發企業,連赫赫有名的神州數碼也是從這條電子街上起步的。電子街的投資方是市科委、區科委、區勞動服務公司和仙霞新村街道辦事處,運營方是專門組建的上海仙霞科技開發有限公司。高壓線下蓋房子屬于違法建筑,電子一條街拖到1998年拖不下去了,區政府狠狠心拆除,恢復成現在綠化帶模樣。
為了留住電子街上的一些IT企業,區科委想方設法做好善后安置。后來其中的一部分軟件開發企業進了電子一條街路西側的慧谷白貓科技園(原雙鹿冰箱廠)。
美天芙蓉江菜市場斜對面的慧谷白貓科技園
此刻,一路之隔(隔著天山路)的長寧科技大樓的一、二層正是芙蓉江路菜市場。這家菜場是由區工商局負責開辦的,為了承接電子街疏散企業,芙蓉江路菜市場轉型為“電腦城”。由長寧科技大樓、電腦城(科技大樓一、二層)以及馬路對面的慧谷白貓科技園形成的產業集群,讓長寧區在新世紀初,被市科委命名為上海第一批“軟件產業園”。
1998年芙蓉江路菜場為電子街商戶騰出接納地盤,澳華市場彌補菜場缺位。澳華綜合市場(菜場為主)在新漁東路和天山路之間的一條弄堂里,即將拆除改造。
關閉菜場勢必影響周邊市民日常生活,在區工商局和仙霞街道的籌措下,在電腦城斜對面的天山路與新漁東路之間的一條弄堂里覓得一塊場地,那是上海紡織運輸公司的停車場。由澳華農副產品市場管理有限公司租下后,開出了澳華市場(菜場為主的綜合市場)。澳華市場的出現,解決了周邊居民的“買菜難”問題。
城市更新促進菜場回歸
斗轉星移二十載,電腦城為何要回歸小菜場?
記者帶著疑惑,采訪了負責這個轉型項目改造裝修的美天副食品公司,一位負責人介紹道,長寧科技大樓(電腦城)的物業系區政府機關事務局所有。促發此次改造的契機有二:一是迎接進博會的需要,天山路沿線是進博會東延伸區域,電腦城20年沒修葺,面目陳舊;二是出于長寧的“城市更新”之需,美天芙蓉江菜市場回歸的同時,澳華市場也將面臨拆除改造。
澳華管理公司于8月26日貼出“因租期到期,政府土地收儲,不再續租,將于10月25日正式關閉”的通告。
“通告”的全文
長寧科技大樓兩層裙房共有5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積,此番轉型并非全部交給美天副食品公司開菜場,交給美天副食品公司的面積約1300多平方米,其余是區科委與交大合作開發的人工智能產業園。此次改造不僅僅是一、二樓內外裝修,整幢9層大樓的外立面、上下排水系統、消防噴淋裝置都進行重新改造。
目前裝修工程進入倒計時,菜市場開業時間定在10月31日。
正在裝修的一層、二層
“美天”的直供基地和直供攤位
為確保進博會開幕前夕菜場開業,美天芙蓉江菜市場裝修和招租同步進行,目前招租進展十分順利,已經簽約的入駐商戶60余家。按照上海市2.0版本的超市型標準化菜市場要求,首家建成的是美天平塘菜市場,最近新建的是美天安順菜市場。
“九華鄰里中心·美天安順菜市場”
而美天芙蓉江菜市場毫無疑問是2.0版本的延續。記者實地考察過凱旋路安順路口的“九華鄰里中心·美天安順菜市場”,因為那天去的時候正是午后,市場里顧客不多,記者心里犯嘀咕:外表光鮮的2.0賺不賺錢?此番采訪,記者直言不諱地提出疑問。
菜市場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們經歷過從‘供得上’到‘供得好’的過程,現在進入既要‘供得好’還要供得便宜的階段,如果,美天的設施環境一流,菜價跟著一流,老百姓會用腳投票的,我們也無法做長久”。
“那你們有什么妙招留住消費者的腳步?”
“談不上妙招,就是兩條,一條建立直供基地,為了防止菜價的波動過大,我們先期在崇明建立了蔬菜供應基地,沒有中間批發環節,蔬菜從田頭直接進入菜市場銷售;由于直供,我們確保每天菜市場里10個大宗蔬菜品種的銷售價低于市場零售價的20%左右,現在經過口口相傳,美天旗下的菜市場蔬菜供應十分興隆;另一條在所有我們管理的菜市場里留出10%的攤位自營,叫直供攤位,專門銷售蔬菜,因為蔬菜是市民一日三餐中最重要生活物資,其他雞魚肉蛋的副食品價格相對容易控制,我們自營的目的就是起到平抑菜價的作用。
回歸菜場惠及三街道居民
無論當年為發展經濟,芙蓉江路菜場讓位,還是今天城市更新,電腦城回歸小菜場,都印證了長寧區政府始終把民生放在與經濟發展同等重要的地位。
芙蓉江電腦城位于天山路、芙蓉江路、天山支路三路交匯點,呈半島狀。這一“半島”隸屬天山路街道,緊鄰仙霞新村街道和周家橋街道。
南隔著天山路是仙霞街道的天山五村;西隔著芙蓉江路是周家橋街道的仁恒河濱花園小區,北隔著天山支路是周家橋街道的雍景園小區和古南小區。
此番回歸小菜場,惠及三個街道的“馬大嫂”,還彌補了天山支路上因軌交15號線建設拆除美天古蓉菜市場的缺失。
方抓獲犯罪嫌疑人(自流井警方 供圖)
中新網自貢6月6日電 (劉剛 羅樂 邱劍)記者6日從四川自貢市警方證實,日前,自流井區公安分局在“夏安”專項行動中,打掉了一個以“電子商務”為名的特大網絡傳銷團伙,這也是自貢建市以來破獲的最大一起網絡傳銷案。
據介紹,今年3月26日上午,自流井區公安分局經偵、刑偵、網監、巡控、派出所等80多名警力組成的抓捕隊,來到位于自流井區工業開發區內的電腦城,直奔“自貢市某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辦公區域,將現場的13個工作人員全部控制。經詢問核實,這13人正是警方欲抓捕的該公司的實際控制人“陳姐”、董事長“平哥”、開發部總監“剛哥”(均為化名)等該公司高層管理及骨干人員。警方現場扣押了電腦46部,凍結資金數百萬元。
警方抓獲犯罪嫌疑人(自流井警方 供圖)
據辦案民警透露,截至今年6月初破案,這座“電子商務”傳銷“金字塔”會員層級已高達118層,參與人員涉及湖北、河南、北京、山東、廣東、四川等7省20余個地市,總計會員達64萬余人,涉案金額初步統計達4000多萬元,案情令人觸目驚心。
據了解,今年1月11日,自流井公安分局經偵大隊接到該區工商部門報案,稱有家名為“自貢某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的企業,涉嫌違法傳銷,希望與公安機關聯手,共同打擊。隨后,經偵大隊抽出精干警力開展前期偵查發現,該公司打著“電子商務”的名義,通過網絡實施傳銷事實存在,且規模不小。由于案情重大,1月17日,分局整合多警種力量,成立了包括網安、技偵、情報、刑偵、治安、巡控等在內的“0117”專案組。
專案民警經過兩個多月的明察暗訪,終于掌握了真實的情況。這家公司打著“整合資源,服務民生”的旗號,通過網絡線上線下大肆宣傳“消費獲積分返利”,引誘商家或消費者入會,并以收取每個商家580元、每個會員30元的入會費方式,聚財斂財。警方調查中發現,該公司要求新入會會員必須發展3個新會員,被發展的新會員每人再發展3名新會員,以此類推,以會員發展成員的數量多少作為計酬返利依據,在組織構架上形成了“金字塔”式逐層發展團隊成員的層級關系,其特征與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的特征完全一致。
“本案從獲取線索成功收網、執行逮捕,歷時90多天。在長達三個多月的辦案中,專案民警風餐露宿,奮勇拼搏。”自流井區副區長、公安分局局長林兵表示,面對新型網絡傳銷犯罪,專案民警和犯罪分子斗智斗勇,以情報為導偵,用技術突破技術,用技術攻堅技術,用技術壓制技術,實現了經偵案件的傳統辦理向信息化條件下科技支撐辦案的轉變,使經偵工作有效轉型升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