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組裝電腦主機,很多人都會比較感興趣。但是拆這主機呢?今天我詳細說一如何拆解一臺電腦主機。
第一步 打開主機機箱
把主機放到工作臺上以后,你會發現主機后面有四個顆螺絲,先要去拆掉遠離主板的兩顆螺絲。
第二步 拔線
主機里各個部件的連接除了直接插在主板上的顯卡,內存,cpu外。硬盤,光驅等則是靠線連接的。這里要注意的,不要太用力,切記生拉硬套,這樣會對主機的各部件接口會造成損壞。像電源的接口線上都是帶有一個卡扣的,要把他掰開才能拿下。
這里要注意的是前置面板線與主板的連接,如果不是太懂的朋友這里最好可以拍照,這將為你在以后組裝時省去不少力氣。
power sw 主機開關鍵
reset sw 主機重啟鍵
power led+ 電源指示燈正級
power led- 電源指示燈負級
hdd led + 硬盤指示燈正級
hdd led - 硬盤指示燈負極
USB 前置USB接口線
AUDIO 前置麥克風和音頻輸出線
第三步 拆除顯卡
拆顯卡時要注意顯卡底部與主板插槽處有一個卡扣,要把這個卡扣掰開,再去掉顯卡與機箱上連接處的螺絲,就可摘除顯卡。
第四步 拆除主板
主板上一般會有六到八顆螺絲。小型的主板多以六顆螺絲為主,大板以八顆螺絲為主。去掉螺絲后,再去掉所有與主板連接的電源線,硬盤數據線(有些舊主機有光驅數據線)就可以將把主板拿出了。
下面我們可以把主板上的內存,CPU風扇和CPU 一 一小心翼翼拿下了。拆內存時要同時按下內存兩頭的卡扣,內存翹起才可以取下。
第五步 拆除電源和硬盤
在主體的部件拿掉以后,留下的電源就好拆了,我們看到電源上一般為四顆螺絲,拆掉螺絲,電源是很好拿出的。硬盤也是如此,有些負責任的會在硬盤兩邊都上有螺絲,有些要把機箱兩側的側蓋都拿下才能拆出硬盤。
講到這里一個完整的主機算是拆解完成。組裝主機的過程就是把這個步驟倒回去就好。當然有些人會先放主板,這樣做不是不可以。只是電源比較重如果不慎掉下容易砸壞主板等部件。
警告,電腦主板各個部件都是高集成度電路,切勿強理拆解。每個部件的拆解都應小心翼翼。尤其是一些舊的主板,做全面除塵時更應如此。舊主板最容易損壞的是CPU風扇的底座,因為常年工作早已老化了,不要用蠻力。
十年一線拆機裝機維修工作
全部以實際工作中經驗為主
真正的理論與實際的結合
歡迎關注 解決您疑問
家好,我是知名數碼測評師 『炎龍說數碼』,上一稿的開箱吊足了大家的胃口,不少小伙伴留言要我拆機、測性能,那在這一篇里就滿足大家要求。我們都知道,不同的人群對于電腦的主機有不同的需求,比如玩游戲的用戶會不計成本、不計性價比的選擇發燒級主機,但是做為人數更多一些的普通人、辦公族、家庭用戶,可能對主機的需求是性能均衡、性價比突出,如果能把外觀打磨的漂亮點、體積設計的小巧點會更好, 我感覺許極夜新推出的領域系列TOPAREA7可以讓有這種需求的用戶眼前一亮。
極夜領域TOPAREA7專業版也被稱作領域T65M,是極夜家的新品,主機采用了i3-7100處理器、配備了8GB DDR4內存,128GB M.2固態硬盤,接口上除了USB2.0、USB3.0、HDMI、DP之外,更有雙RJ45及標準COM接口,非常適合企業、辦公、個體戶、家庭等不燒配置的用戶群體,當然,這只是專業版的配置,不同版的配置是不一樣的,最高配版本的處理器為i5-7400,單看處理器中高效吃雞無壓力,當然領域沒有獨立顯卡,所以吃雞不行了,但是家用或辦公性能不含糊。
主機雖然小巧,但是接口方面并不比臺式機少,后面預留了4組USB3.0接口、雙RJ45千兆網口、除了支持HDMI接口之外,還支持DP接口輸出(DP親測支持菊鏈),主機后面也有一組音頻接口,COM對家庭用戶來說一般用不上,但是對電子燒友、辦公、企業用戶來說比較有必要,我們單位許多設備的就需要進行COM通訊。因為主機太小巧了,為了防止被順手牽走,在主機上還預留了鎖孔。
小主機拆解部分,主板尺寸與ITX主板十分接近,不過非常明顯,這塊主板是特殊定制的,主板采用的是黑色PCB,電容全為固態電容,雖然主板體積小,但是處理器用的卻是桌面級的酷睿第七代i3-7100,這顆處理器性能還不錯,日常的軟件帶起來沒有壓力,常見的游戲也能流暢運行,后面會做性能測試。
小主機的內存為英睿達8GB DDR4 2400,支持雙通道,后面大家可以自行升級,不過目前來看8GB完全夠用。
為了擁有更好的運行速度,微主機采用了128GB的 M.2固態硬盤,固態硬盤用的臺電品牌。固態硬盤下面是主機的網卡,網卡支持2.4G、5G雙頻。
主板上預留了兩個SATA擴展口。
配合附件里的轉換線可以擴展硬盤,從電源接口來看,小主機只能擴展2.5英寸的硬盤,擴展的硬盤剛好可以固定在橫梁上。
看完了開箱,我們上電開機嘍,先來測試一下開機時間,從視頻里可以看出來,自按下電源開始計時,到顯示出桌面來共計使用了14秒,這個開機速度還是相當不錯的。
性能方面最好還是以玩游戲為準,但是在測評過程中,玩游戲的主觀性太強,所以為了客觀起見還是以跑分為準的好,不過說實話,這個配置的機器做為辦公用完全無壓力,大部分不燒顯卡的游戲也可以流暢運行,先上CINEBENCH R15的跑分,R15加強了著色器、抗鋸齒、陰 影、燈光以及反射模糊等的考察,對CPU性能的檢測更加準確,i3-7100在這里的單核和多核性能表現足夠應付目前絕大多數的軟件和中小型游戲。
國際象棋也是主機常用多線程測試程序,因為其支持CPU多線程,可以做大量的科學計算,所以被廣大網友用來測試電腦的科學運算能力,即CPU的運算性能,T65的性能從跑分來看,還是比較不錯的,對于多任務來說,應該沒有壓力。
主機自帶了128GB的固態硬盤,順手測試了一下速度,從跑分來看,SSD的性能并不是特別強悍,但是就主機的搭配來說,不會拖后腿,畢竟這個主機不會用來玩大型的3D游戲。
其它的大型跑分軟件就不上了,畢竟這主機并不定位于游戲,而是定位于辦公來用,當然,這不代表主機性能不發燒,至少放在放公領域來說,這主機的配置已經十分理想,在3D MARK11下,P項1532、E項2660,畢竟集成的630顯卡抗衡不了游戲主機的獨立顯卡,但是從分數來看,拉開的差距也不是特別大,應該是可以流暢的運行視頻剪輯、圖片處理軟件的。
說完跑分,接著說一下小主機的使用場景,現在不少的小伙伴更習慣于雙屏,雙屏的優勢在于可以多窗口、多任務同時進行,在組雙屏方面,極夜T65M還是有不小的優勢的,畢竟有HDMI和DP接口加持,如果需要更多的屏幕,還可以通過菊鏈來實現擴展,最多可以支持到5屏。
好了,這次的極夜領域T65M測評就全部結束了,先回答開箱那一篇里提出的問題,這款小主機玩不了吃雞游戲,因為這是一款主打高品質辦公的商務主機,缺少了對大型游戲支持的獨立顯卡,但是其它方面的性能吃雞是無壓力的。同樣的,這款機器做為家庭用也會有不錯的體驗,畢竟性能、體積在這里擺著,大家如果還有其它疑問可以在下面給我留言,我會及時和大家互動。
PConline 雜談】隨著DIY每一年的發展,CPU、顯卡、主板仿佛每年都在推陳出新,而內存和儲存類硬件雖然更新速度比較慢,但都在慢慢革新,電源漸漸邁向高端化發展,金牌,白金牌的電源比比皆是。相反,機箱作為硬件的載體,很多人認為機箱并沒有什么創新,還是方方正正的外觀,而且也并沒有什么革新的必要,畢竟十多年前的機箱還不是一樣能用?
然而,當你這樣想的時候,其實機箱已經變革了很多次,下面就讓筆者從我們熟悉的ATX結構說起。
ATX:機箱架構的中流砥柱
不同的ATX主板
ATX,是Advanced Technology Extended的縮寫,直譯為先進技術擴展。ATX主板的尺寸為305×244毫米,衍生的主板規格還包括MicroATX(244×244毫米),Flex ATX(229×191毫米),NLX,WTX及Mini ATX等。ATX規范是1995年Intel公司制定的主板及電源結構標準,所以在ATX規范下設計的機箱是ATX機箱。
傳統ATX機箱
ATX標準是擴展型AT結構,用于規范臺式電腦內部配件的布局,避免不同廠商設計成天花亂墜的布局。從而,即使是不同品牌的主板、顯卡、散熱器、硬盤等等,都會將自身的尺寸限定在一個范圍之內,從而兼容所有的機箱。目前,ATX已經成為了機箱的默認規格。在這個日新月異的IT時代,一個標準能夠維持二十一年的生命,并且依葆青春,實屬罕見。可見,ATX儼然成為了一種定律。
常見的ATX機箱裝機展示
ATX機箱的布局,相信DIY玩家都耳熟能詳了。CPU位于主板上方,顯卡位于下方,硬盤前置,電源上置。經過多年的發展,電源的位置從上置變更成下置的設計,避免因電源過重而導致機箱變形。并且加入了背部走線功能,提供更加整潔的內部空間。
傳統的ATX架構,即使將電源上置變更成電源下置,但從圖上的裝機圖,我們可以看到,這種ATX結構仍舊留有不少的缺陷,而這些缺陷當中最大的就是機箱的空間利用率不高。
開放式ATX結構:機箱結構的重大改革
直到2015年,機箱市場就出現了一種名為開放式ATX架構的產品,某個廠商更將此款結構命名為ATX-II代結構。隨后,一大批廠商便停止了傳統的ATX結構,將目光轉向這個機箱結構新貴。
開放式ATX結構機箱
開放式ATX結構是基于傳統的ATX架構進行改良,我們直觀的看出,開放式ATX結構將板卡區域與發熱量較大的電源以及HDD區域進行分倉處理。同時,這種結構還將ATX結構中原有位置的硬盤籠,光驅籠通通摒棄,來換取機箱更廣闊的內部空間。
開放式ATX機箱結構分解
開放式ATX架構摒棄了傳統的光驅和硬盤架,并提供了獨立的下置電源和3.5英寸硬盤封閉倉,這使得機箱內部的可用空間相比ATX結構得到了極大的釋放。超寬的設計也使得所有的線材都甩到了機箱的背部,把開放式ATX架構的隱線設計做到了極致。另外,由于硬盤籠位置的變化,使機箱可在前置多安裝一個240甚至是360水冷排。
可見下部龐大封閉倉
開放式ATX結構機箱背面
封閉倉細節
開放式ATX結構除了上述所講分區域散熱的好處外,由于摒棄了光驅籠和硬盤籠,使得機箱加大了顯卡長度的設計。不過,缺點還是有的,分區管理使機箱內部空間縮小了將近1/3,機箱的內部空間顯得較為狹隘。但無可否認的是,開放式ATX架構對整個DIY領域而言,沉寂了20年后的突破還是有著很大的意義,一些革命性的設計也給了DIY領域增添了更多的“色彩”。
元五金結構:集ATX與開放式ATX之大成
游戲悍將首創的元五金結構內部圖
元五金結構最大亮點就是次元壁
對比ATX結構和開放式ATX結構,游戲悍將首創的元五金結構假如了次元壁設計,次元壁能用于安裝2個SSD,或240水冷排,或發光水路版,最大限度地彰顯了機箱賦予玩家的DIY個性。次元壁與主板托板呈現錯位,多出一個條形空間,將走線變為無阻礙空間,走線變為更便捷,而且次元壁能將電源線隱藏在后面,達到隱線的功能。
元五金結構裝機完成效果圖
元五金結構背部走線效果圖
元五金結構的出現明顯對比ATX以及開放式ATX結構都是更優的設計方案。元五金結構中的次元壁,對機箱內部的空間進行了更進一步的釋放,使得機箱無論是走線還是硬件的安裝都更加得心應手,同時增強了高端硬件以及水冷散熱的兼容性。為玩家消除障礙,為玩家的創意發揮提供了基礎。
PConline 總結
游戲悍將 元五金結構的出現,是DIY行業不斷發展的結果。面對目前越來越流行的水冷散熱、超長三風扇設計的顯卡、而又實現個性化的渴望,必須實現破而后立,才能滿足消費者尤其游戲玩家的胃口。元五金結構是集ATX與開放式ATX之大成果,讓你精心挑選的硬件得到完全展示。
筆者相信,元五金結構肯定不是最后一款機箱結構,未來將會有更加人性化,更加新穎的結構出現,筆者在此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