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日夜夜添_精品国产99久久久久久人裸体 _成人app在线观看_日韩色网站

新聞資訊

    、前言:十代酷睿H處理器來了 對比九代有哪些提升?

    對于提升筆記本的使用體驗,Intel可謂是不遺余力,無論輕薄本還是游戲本,這幾年的進步速度都令人目眩。

    在輕薄本領域,首個量產普及型10nm處理器Ice Lake為筆記本帶來了非常多的創新,不論是核顯、還是雷電3或是Wi-Fi 6,相信大家也是有目共睹,10nm制程工藝可以帶來更低的功耗以及更高的晶體集成度,目前的輕薄本已經開始廣泛的使用,同時還有14nm Comet Lake-U/Y系列做輔助,首次在輕薄本上實現了6核心12線程。

    2020年4月2日,Intel又發布了代號為Comet Lake-H的第十代智能英特爾酷睿高性能移動版處理器,在處理器領域第一次全面突破5GHz技術壁壘,正式將移動處理器帶入了5GHz的時代。

    相比九代酷睿H系列,全新十代酷睿H系列擁有如下變化:

    1、最新的14nm制程工藝

    可能會有不少玩家吐槽為什么還是14nm,其實經過改良的14nm(算下來應該是14nm+++)早已經是脫胎換骨,頻率更高,功耗更低,因而45W的i7-10750H更夠戰勝60W的i7-9750H。

    2、支持DDR4-2933MHz

    默認內存頻率支持提升到2933MHz,而且其實十代酷睿高性能版H系列處理器可以支持更高頻率的內存,比如我們收到的雷神911 Air星戰3代筆記本就內置了DDR4 3200MHz內存。相比之前,前代的Coffee Lake-H處理器只能支持到DDR4 2666MHz。

    3、支持TVB技術

    TVB技術全稱Thermal Velocity Boost,它能在處理器的功耗與溫度允許的范圍內盡可能的提升處理器的運行頻率(聽起來是不是有點像NVIDIA的Boost 4.0技術)。在TVB技術與14nm+++制程工藝雙重加持下,十代酷睿高性能版H系列處理器的最高頻率甚至能達到5.3GHz,非常之恐怖!

    除了以上這些,十代酷睿高性能版H系列處理器還原生支持雷電3、Wi-Fi 6以及Intel的一鍵智能超頻技術(Speed Optimizer)。

    所以并不能簡單的將十代酷睿高性能版H處理器看成是九代酷睿H的馬甲。至于為什么這樣說,看后面的評測內容就能知道了。

    從英特爾官方的PPT來看,第十代智能英特爾酷睿高性能移動版處理器目前共擁有6款型號,包括一款酷睿i9、三款酷睿i7、兩款酷睿i5。其中移動i7-10850H是將首次在i7處理器序列中加入8核心16線程規格。

    我們收到的是雷神911星戰3代筆記本,搭載酷睿i7-10750H處理器以及GTX 1650獨立顯卡。有點可惜的是它只有一條單通道的DDR4 3200MHz 8GB內存,建議玩家購買后自行升級到雙通道16GB,雙通道無論對于理論性能還是游戲性能都有一定幅度的提升。

    i7-10750H最佳的對比對象應該就是前代的i7-9750H處理器了。本次評測中,對比的筆記本我們選擇的是小米筆記本Pro 2019款,搭載的是雙通道的DDR4 2666MHz內存以及60W TDP的i7-9750H,短時功耗最高可達90W。

    二、雷神911星戰3代筆記本圖賞:全鍵盤設計的游戲本

    雷神911星戰三代依然沿用了前代的外形設計,整體造型非??苹?,正中間是雷神的Logo,左右2條燈帶看起來像絕地武士所使用的光劍。

    筆記本采用全金屬機身設計,A面則是技術噴漆工藝,看起來有一定的質感。這款筆記本的三圍約為361x246x24mm,重量2kg左右。

    屏幕是一塊15.6英寸的IPS顯示屏,采用三面窄邊框設計,屏占比高達82%,稍顯可惜的是這塊屏幕只有45%NTSC的色域。

    雷神911星戰3代筆記本采用了全鍵盤設計,數字小鍵盤的加入可以大大增加文本錄入效率,這在當今的筆記本中算是比較難得的了。

    由于屏幕是窄邊框設計,雷神911星戰3代筆記本的按鍵比全尺寸鍵盤要稍微小一點。另外還支持3級背光調節。

    左上角的開機按鈕的設計也非常有個性。

    機身左側依次是筆記本鎖口、千兆LAN口、USB 3.0接口、3.5mm耳麥合一接口以及SD卡插槽。

    機身右側有一個USB 3.0接口、一個Type-C接口、一個HDMI 2.0接口以及電源插口。

    D面有大量的散熱柵格。

    全漢代工的電源適配器,規格為19V6.32A,總輸出功率120W。

    三、理論性能測試:45W的i7-10750H戰勝了60W 的i7-9750H

    我們收到的這款雷神911星戰3代采用的是單通道DDR4 3200MHz內存,容量為8GB,時序比較高為22-22-22-52,但電壓只有1.2V,畢竟為了控制內存功耗,低壓與高時序不可兼得。由于單通道內存的原因,這款筆記本的性能會受到一定的影響。

    1、CPU-Z v1.91

    i7-10750H的單線程分數為485,多線程分數高達3579,這個成績已經與i7-8086K相差無幾。

    2、wPrime v2.10

    在wPrime 32M單線程性能測試中,i7-10750H耗時30.6秒;多線程跑完wPrime 1024M則用掉了155.9秒。

    3、7-zip

    i7-10750H的多線程成績為41850MIPS,單線程則為7265MIPS。

    4、CineBench R15

    i7-10750H單線程分數為209cb,多線程成績則為1235cb。

    5、CineBench R20

    在CineBench R20的測試中,i7-10750H單線程分數為501cb,多線程成績則為2747cb。

    6、POV-Ray

    i7-10750H單線程分數為498Ppps,多線程成績則為2514cb。

    7、X264 FHD Benchmark

    在X264 FHD Benchmark的測試中,i7-10750H的幀率為37.3FPS。

    8、X265 FHD Benchmark

    在X265 FHD Benchmark的測試中,i7-10750H的幀率為31.2FPS。

    9、FritzChess Benchmark

    i7-10750H在國際象棋中可以跑出34.76的倍數,總分為16683。

    10、3DMark

    在3DMark的測試中,雷神911 Air星戰3代的圖形分數為4100,武林分數為16988.。

    從上表的數據可以看出,與前代的i7-9750H相比,i7-10750H的單線程性能要強了9%,多線程性能也有3%的優勢。要知道雷神911星戰三代只有45W的TDP,而小米游戲本2019款中的i7-9750H的TDP高達60W。

    另外還有一點,雷神911星戰三代是單通道內存,如果采用雙通道內存的話,整體性能應該還能再提升3%左右。比如7-Zip的測試,單雙通道對于性能的影響非常之明顯。

    四、游戲性能測試:GTX 1650可以在中畫質下運行主流大作

    1、戰爭機器5

    在《戰爭機器5》中,開啟中等畫質,雷神911星戰3代的幀率可以達到65.6FPS。

    2、無主之地3

    《無主之地3》這款游戲對于顯卡的要求非常之高,就算是RTX 2070在最高畫質下也難以跑出太高的幀數。雷神911星戰3代在中等畫質下的幀率為42FPS。

    3、全面戰爭:三國

    在中等畫質下,《全面戰爭:三國》的幀率可以達到63FPS。

    4、刺客信條:奧德賽

    開啟中等畫質,雷神911星戰3代的幀率為56FPS。

    5、古墓麗影:暗影

    在中等畫質下,開啟中畫質,雷神911星戰3代的幀率和《孤島驚魂5》一樣,都是56FPS。

    6、絕地求生

    在《絕地求生》中開啟的是最高畫質,大多數情況下,幀率都可以超過60FPS。

    7、坦克世界

    在一般畫質下,雷神911星戰3代的得分為28437,換算成幀率則是173FPS。

    順便還測試了極高畫質下的成績,12583的得分換算成幀率則是76FPS。

    五、溫度與續航測試:雙烤不降頻不降功耗

    1、續航測試

    雷神911星戰三代內置一塊容量為51Wh的鋰離子電池,下面我們用PCMark8來實際測試一下辦公續航。測試時選擇平衡電源管理模式、關閉所有其他進程,屏幕亮度調為50%。

    雷神911星戰三代在Work Accelerated模式下的續航測試成績為4小時03分,這個成績在游戲本中算是可以的。

    2、溫度測試

    首先是CPU烤機測試,測試時室溫為28度。

    運行了AIDA64 FPU程序12分鐘之后,i7-10750H的功耗從始至終都穩定在45W,烤機頻率為3.3GHz,溫度一直穩定在72度。

    GPU溫度測試

    使用FurMark對GTX 1650進行烤機測試,12分鐘之后,GPU的占用率一直穩定在94%,GPU頻率為1305MHz,溫度則為64度。

    雙烤

    使用FurMark將GPU于CPU同時滿載并運行1個小時。

    我們可以看到,在長達一個小時的烤機過程中,CPU的功耗一直維持在45W;GPU的占用率為94%,頻率為1320MHz,與GPU單烤時的狀態幾乎完全一致,并沒有因為雙烤而降頻降功耗將低GPU使用率。

    至于溫度,由于烤機時間有點長,CPU溫度到了89度,不過GPU溫度僅僅只有69度。

    六、與i7-9750H頻率對比:滿載時45W的頻率比前代60W更高

    認真算下來,14nm進化至今應該可以算是14nm+++工藝了,改良后的14nm工藝可以在更低的電壓下達成更高的運行頻率,那么i7-10750H相比前代的i7-9750H,到底有多少提升呢?對比的筆記本為雷神911星戰三代與小米游戲本2019款。

    1、wPrime頻率測試:i7-10750H

    在wPrime剛剛運行的前幾秒鐘,i7-10750H的功耗為60W,電壓1.161V,全核運行頻率竟然達到了4.0GHz。

    大概運行了30秒之后,i7-10750H的功耗會降到45W,此時的電壓為1.02V,運行頻率依然高達3.5GHz。

    2、wPrime頻率測試:i7-9750H

    小米游戲本所搭載的i7-9750H在wPrime運行的前幾秒鐘,功耗高達90W,電壓為1.165V,不過全核運行頻率只有3.7GHz左右。

    一直運行到將近結束的時候,i7-9750H的功耗依然保持在60W,電壓為1.036V,運行頻率在3.1GHz~3.2GHz之間。

    3、AIDA64 FPU烤機頻率對比

    在運行AIDA64 FPU時,i7-10750H的功耗始終維持在45W,電壓為0.984V,全核運行頻率為3.3GHz。

    而小米游戲本2019款的i7-9750H的烤機功耗達到了60W,運行電壓達到了1.03V,但是全核運行頻率就只有2.9GHz。

    在運行wPrime時,即便是i7-9750H的功耗達到了90W,其全核運行頻率也就只有3.7GHz,當功耗降到60W的時候,i7-9750H的全核運行頻率就只剩下3.2GHz了。相比之下,i7-10750H在60W功耗下的全核運行頻率到4.0GHz,比i7-9750H高了0.8GHz。

    在運行AIDA64 FPU烤機程序時,i7-10750H在45W下的運行頻率依然有3.3GHz,而i7-9750H在60W下的運行頻率僅有2.9GHz。

    這也是為什么i7-10750H能在45W功耗下性能強于60W的i7-9750H的原因。

    七、總結:Intel未來依然可期

    i7-10750H的測試多多少少有一點超出了我們的預料!

    雖然就測試結果來看,它的單線程、多線程性能只比前代的i7-9750H快了9%、3%左右,但是要知道我們手上的這款雷神911星戰3代筆記本只有是有一條單通道8GB的DDR4內存,并且TDP只有45W,而拿來對比的小米游戲本采用的是雙通道內存,TDP高達60W。

    也就是說,在單通道的情況下,45W的i7-10750H戰勝了采用雙通道內存的60W TDP的i7-9750H。如果同為雙通道、60W TDP,i7-10750H的潛力會得到更好的釋放。

    另外,從我們的頻率測試中也可以看出,最新一代的14nm工藝可以讓i7-10750H在相同的功耗下達到更高的運行頻率。

    經過了數代的改良,最新一代的14nm+++工藝可以達到不可思議的頻率,這是初代10nm工藝所無法比擬的。

    i7-10750H睿頻高達5GHz,而頂級的i9-10980HK更是達到了前所未有的5.3GHz,這是對手所無法企及的頻率。對于游戲玩家而言,第十代酷睿H處理器仍然是筆記本平臺游戲性能最好的處理器,畢竟高頻意味著高幀率與更好的游戲體驗。

    當然,Intel對10nm制程工藝的改進也從未停歇過。在今年8月份,采用升級版10nm+工藝、底層構架經過改良的Tiger Lake處理器就會到來,相比Ice Lake能有10%的IPC性能提升(Ice Lake的IPC性能比Comet Lake要強8%左右),并首次集成全新Xe架構的核芯顯卡,支持更強悍的AI性能和更廣泛的AI應用。

    再考慮到10nm+制程工藝可以提供更高的運行頻率、更多的核心數量以及更低的運行功耗,因此Tiger Lake處理器的能效比會相當之驚人!

    句“AMD,Yes!”喊出了多少玩家對基于全新7nm制程的AMD第三代銳龍處理器的期待。DIY玩家們對于AMD的喜愛,不僅僅是因為性價比,更是期盼精進的AMD讓市場重新回歸良性競爭,從而令玩家獲得更高性價比的更多選擇。

    老電腦升級三代銳龍必看 DIY玩家回歸指南

    而如今的現實問題是,AMD第三代銳龍處理器已經正式發布,但DIY市場早已沉寂太久,很多玩家都已經多年沒有關注DIY市場的新動向。即使想要把家里服役多年的老電腦升級成AMD第三代銳龍平臺,也無從下手,頗為尷尬。

    這篇文章就為解決這個問題而來,歡迎DIY老玩家的回歸!

    多老的電腦值得升級三代銳龍?

    這可能是很多老玩家直接面臨的第一個問題,也是最實際的一個問題。畢竟所謂的升級老平臺,基本跟買新電腦也差不多了,說白了就是花錢買性能。所以這個問題的本質,其實問的是AMD三代銳龍的性能提升,究竟值不值得我們為之花錢升級?

    其實這個問題回答起來比較難,也可謂千人千面了,畢竟每個玩家的需求不同,預算不同,而且現在服役的老電腦也截然不同。當然了,如果您是新入坑的玩家,則沒有那么多的顧慮,可以直接買新的。而對于老玩家,則有很多問題需要思考。

    一代經典神U之稱的E3-1230 V3成為最佳對標

    復雜的問題簡單化,對于升級需求并不那么迫切的老玩家而言,如果新電腦不能比老電腦來個“性能翻倍”,那么則顯得沒有足夠的吸引力。此刻我的腦海里立刻浮現出當年大紅大紫的E3-1230 V3。無論從當年的熱度,距今的年限,它都是老電腦的最佳代表。

    從時間節點上來看,E3-1230 V3于2013年發布,距今已經有超過五六年的時間,也符合更新換代的時間需求。筆者打開了塵封多年的“新建文件夾”。因為這個文件夾里,保存的是多年以前我對很多過往處理器的測試數據,當然也包含一代神U E3V3。

    塵封多年的E3-1230 V3的國際象棋測試成績

    我翻閱過去的資料發現,僅國際象棋這個測試項目來看(多核多線程),E3-1230 V3大致在13500 PTS左右,而呼聲最高的Ryzen 7 3700X大約有30000 PTS左右,多核性能提升超過兩倍有余。當然,前者是4核8線程,后者是8核16線程。

    這個結果看上去有些喜人,但也有些尷尬。這么多年過去了,翻倍的核心線程數量,帶來了僅僅比翻倍多一些的性能。這似乎也是在側面印證一個道理,這么多年了單核心性能其實提升并不明顯,人們只能通過更多的核心數量來提升整體的性能表現。

    如今Ryzen 7 3700X的國際象棋測試成績

    所以,現在我們大致有了一個清晰的思路,我們不妨把當年最經典的E3-1230 V3當成一個分水嶺,進行一下總結:

    ① 比E3-1230 V3平臺更老更弱的,可以考慮升級到三代銳龍。

    ② 正在用E3-1230 V3平臺的,如今只是辦公輕娛樂簡單應用,不建議升級;

    ③ 正在用E3-1230 V3平臺的,有多核應用或對性能有需求,建議考慮升級;

    哪一款是三代銳龍最值得選購?

    目前AMD三代銳龍一共有六款,最高端的R9 3950X已經登錄AMD官網,國行價格為5999元,將于今年9月份正式發售。從1599元到5999元,整體上來看第三代銳龍處理器偏向于中端到高端市場的覆蓋。目前網友們呼聲最高,也是我們最推薦的是R7 3700X。

    相對于最高端R9系列,R7 3700X最明顯的差異就是核心數量以及緩存數量的縮減。說實話,估計很多網友都不會用到12核24線程的配置。而同屬于R7系列的3800X則只是頻率更高一些,但功耗卻達到了105W,售價也超過了3000元。

    目前已知的六款型號和搭配的散熱器

    因此來看,功耗僅有65W,官方建議零售價2599元的R7 3700X無疑是中高端市場的主打款,其性價比和能耗比均十分突出。從這個定價策略來看,其實AMD也是希望三代銳龍主打中高端市場,在這個領域完成高端形象和口碑的塑造。

    而目前的DIY市場其實也早已跟多年前截然不同。過去人們攢機是因為便宜,而隨著手機成為普羅大眾的剛需品之后,如今的DIY市場也早已朝著偏向于小眾,偏向于高端的玩家市場而演變。三代銳龍,自然也是迎合DIY玩家的產物。

    雖然我們確定R7 3700X的性價比十分突出,但這也只是相對而言。畢竟單CPU的售價已經超過2500元,如果搭配一整套配置下來,都按照中高端的檔次進行搭配的話,保守估計大幾千元甚至超過萬元是有的。沒辦法,這就是如今DIY市場的現狀!

    R5 3600性價比更高 但我選R7 3700X

    而對于追求價格實惠的DIY玩家而言,三代銳龍首發陣營中最便宜的R5 3600其實是性價比最高的選擇。相比R5 3600X,R5 3600也僅僅是頻率略低,但TDP功耗也僅有65W,性價比更為突出。R5 3600不支持AMD XFR動態超頻,動手能力強的可以彌補。

    所以,關鍵問題出現了。R7 3700X和R5 3600誰更值?1000元的差距差多少?這個問題就見仁見智了。同核心架構的衍生品我們無需測試就能有基本判斷,頻率差不多決定游戲表現差距不大,依賴多核的專業應用會有明顯差距,未來多核心占優是大趨勢。

    單論性價比,我投R5 3600一票。但如果考慮未來再戰十年,和一點點小虛榮的話,個人更傾向于R7 3700X,您呢?

    搭配三代銳龍平臺有什么講究?

    可能對于很久沒有關注過DIY的老玩家而言,他們還停留在Windows 7盛行的年代。如果想要借助這次AMD推出7nm的銳龍三代進行老電腦升級的話,他們可能不得不面臨一個很糾結的問題,那就是有可能必須要升級到Windows 10了。

    Windows 7發布至今已經超過10個年頭,其實我們有很多讀者也在使用接近甚至超過10年的電腦。比如筆者用來寫這篇文章的電腦,就是比較早期的配置。雖然日常辦公沒啥問題,但其他配件有些扛不住,開始頻繁出現一些小問題,比較煩人。

    Windows 10對Zen架構性能優化提升明顯

    十年的習慣不是說改就能改的,所以您得有個心理準備和適應的過程。雖然我知道目前有辦法可以讓三代銳龍平臺安裝Windows 7系統(關鍵詞:win7 usb3.0驅動注入),但考慮到潛在兼容問題,以及新系統對新硬件的優化,我們仍舊建議您“新事新辦”。

    影響CPU最直接的無外乎操作系統和主板這兩件大事。而在主板方面,AMD在接口方面比較厚道,諸如目前上主流的B450主板也能對第三代銳龍提供支持,而且AMD之前也承諾在老平臺不會有性能的流失,同樣會讓三代銳龍發揮全部能力。

    老主板也能通過升級BIOS支持三代銳龍

    所以在主板的選擇方面,新的5系和舊的4系最大的差異就是原生PCIE 4.0了。盡管目前PCIE 4.0太過超前沒有什么實際意義,但考慮到一臺電腦再戰十年,還是支持的好。如果不差錢,可以考慮最新的X570。如果覺得浪費,不妨等等B550這個黃金搭檔吧。

    另據我們從銷售渠道了解到,目前三代銳龍除了R9貨源比較緊張外,其他都現貨供應。渠道批發價大約比官方報價存在200-300元的空間。目前處于新品上市階段,不排除市場競爭加劇,從而出現價格松動的可能。

    雖說早買早享受,但我還是建議您再等等。等等B550主板,等等實際成交價再殺一殺水分。預估年底您發年終獎的時候,AMD三代銳龍更香!

    PConline 評測]在5月16日,惠普戰66三代AMD版正式發布,這次戰66三代AMD版將會搭載全新的第四代7nm銳龍處理器。并且首發價格僅有3299元,相信大家已經在這段時間或多或少的了解過最新的銳龍處理器,3299元起的首發優惠價代表了戰66三代AMD版的性價比屬性直接拉滿!那么戰66三代AMD版表現如何?我們就來測試看看吧

    直入主題:性價比!

    大家最關注的肯定是全新戰66三代AMD版在性能方面表現如何呢?我們話不多說直接進入今天的主題,戰66三代AMD版爆炸的性價比!

    我們測試的戰66三代AMD版配置一覽

    性能測試

    戰66三代AMD版搭載了全新的AMD銳龍?4000系列移動處理器,AMD銳龍?4000系列移動處理器采用了ZEN2架構,每分鐘增加了約15%的指令,擁有強勁的多核處理能,簡單來說就是在性能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我們拿到的測試機搭載了R5-4500U處理器,6核心6線程最大頻率達到了4.0GHz,性能表現如何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在CINBENCHR15測試中戰66三代AMD版多核成績為907cb、單核成績為176cb;CinebenchR20多核成績為2073cd、單核成績為455cd,成績相當出色!

    并且在PCmark8?Work模式的測試中戰66三代AMD版也取得了5257分的高分!

    單拷測試

    我們使用AIDA64(FPU)單烤處理器10分鐘,CPU最大溫度為89.3℃,平均溫度為72.5℃,可以了解到戰66三代AMD版有不錯的散熱水平。并且功耗方面戰66三代AMD版也一直保持一個較高的水品,幾乎全程都爆出在15W左右,最高達到了近30W。

    性價比總結

    在4000檔位的筆記本電腦戰66三代AMD版擁有超強的性能,無論是在性能表現還是長時間拷機測試中都表現出色。在性價比這方面戰66三代AMD版已經達到了頂尖水平。

    性價比不能只看性能和價格

    戰66三代AMD版依舊保持著戰66家族一貫扎實、穩固的機身設計風格,機身采用了銀白色輕奢商務配色,AC兩面采用了航空5系高強度鋁合金,手感細膩,機身堅固,在多種環境下使用也不易造成磨損,損壞機身。

    戰66三代AMD版機身采用了3D一體成型設計,整體質感更加出眾,觸控板及指紋識別器邊緣采用鉆石切割工藝,展現出金屬光澤。就連邊緣銜接處也進行了優化,整體性更強,更加美觀,還可以為用戶提供更加舒適操作體驗。

    并且戰66三代AMD版還通過了19項業內最嚴苛的MIL-STD 810H 軍規測試(包括:跌落、震動、沖擊、低溫、高溫等多種維度),還通過了3萬小時內部測試確保電腦在日常工作或是較為嚴苛的環境中穩定運行。

    不僅如此戰66三代AMD版還在機械硬盤周圍安置了高性能緩沖吸能材料,并且可以自動感應震蕩跌落,及時停止存數設備讀寫??梢匀轿坏谋Wo用戶數據安全。

    戰66三代AMD版還配備了生物識別技術,指紋識別登錄、人臉識別攝像頭不僅可以有效的保護用戶隱私,還可以快速進入系統方便用戶操作。并且戰66三代AMD版在攝像頭的位置還添加了物理攝像頭防窺片以及添加了HPSureStart BIOS保護技術(可以防止惡意軟件對BIOS的攻擊共計,并通過自動回復減少停機時間),可以為用戶的個人隱私再添加一道堅實屏障。

    作為一款商務本戰66三代AMD版保持了戰家族超高的拓展性,不僅支持雙通道內存,還支持雙硬盤存儲選項,最高可升級到32DDR4-3200內存和512G PCIe NVMe SSD+1TB Hdd。雙內存插槽和雙硬盤存儲不僅可以為用戶提供更快的讀寫速度和更充足的存儲空間,同樣也方便的用戶后期的自行維修和升級。

    在接口方面,戰66三代AMD版擁有4 USB接口(2*USB 3.1,1*USB2.0,1*全功能?Type-C -支持雙4k屏拓展),HDMI,RJ45,讀卡器等接口,可以滿足絕大部分用戶日常工作的使用需求。

    不僅如此,戰66三代AMD版還支持雙4K視頻輸出HDMI+USB Type-C/DP視頻輸出,可以很快的實現三屏聯動。搭配惠普顯示器、鍵鼠等配件,進一步提升了用戶工作或生活中的觀看體驗,讓用戶擁有更加高效的辦公體驗和舒適的辦公環境。

    戰66三代AMD版在保證性能、強度、穩定性和拓展性的同時,將機身厚度保持在了17.95mm,重量也保持在了1.6kg左右,這樣的機身尺寸和重量可以保證大部分用戶的通勤攜帶需求,不會為我們添加太多的出行負擔。

    戰66三代AMD版這次采用了IPS防眩光屏幕,可選100%sRGB高色域面板顯示,專業設計色彩還原度較高,并且屏幕亮度最高可以達到400尼特,再加上防眩光設計,可以讓用戶在戶外或是光線加強的場景正常使用。

    并且通過測試我們了解到,戰66三代AMD版屏幕色域達到了96%sRGB和72%AdobeRGB色域水平。在這個價位這樣的屏幕素質十分難得。

    戰66三代AMD版這次也升級到了最新的無線標準——WiFi6無線協議。因為WiFi6采用了Intel?802.11AX2x2雙頻雙天線無線,速錄提升近3倍,容量也提升了近4倍,可以為用戶提供更快的、更流暢的網絡連接。并且戰66三代AMD版還搭載了最新的藍牙5.0技術,在更低的功耗先,有效的提升了藍牙傳輸速率。

    因為工作的原因,筆記本鍵盤手感的問題我一向都比較敏感,戰66三代AMD版升級搭載了一塊專業防潑濺背光鍵盤。這塊鍵盤3級調光、鍵程偏長、反饋力度適中,段落感清晰,適合大部分用戶對于鍵盤的手感需求。

    續航和快充

    戰66三代AMD版搭載了可以快速充電的3芯45WHr長壽命電池,根據官方數據顯示戰66三代AMD版可以在半小時充電50%,擁有超強的回血能力。并且在PCmark8?Work的測試中,戰66三代AMD版在開啟WiFi、屏幕亮度50%、高性能模式下取得了7h9min的好成績。

    售后

    售后一直都是戰系列的亮點,一般電腦個人用戶按國家三包保修2年,第一年整機,第二年主要部件,但是不包括電池。而戰66三代AMD版是唯一一家為個人用戶增加提供了兩年電池保修的品牌(并且是唯一一家將電池與整機捆綁兩年保修的品牌)+第一年上門維修+7x24小時惠管家云在線人工支持這些售后服務。戰66三代AMD版還為用戶提供了一年意外損壞免費維修服務,簡單來說,如果你購買戰66三代AMD版一年內不小心損壞,惠普會為你提供一次免費的維修。

    小白用戶的福音!

    現在很多電腦廠商都為用戶提供了線上云服務,不過惠普在這個基礎上進行了拓展升級。用戶可以通過文字、語音、電話、遠程桌面等多種方式獲得工程師的協助。工程師不僅可以為用戶解決電腦硬件問題,包括在用戶使用過程中的軟件問題、配件等問題工程師都可以予以幫助。比如家用路由器、照片、文檔格式轉換、手機問題等。并且提供了全程無憂終身版的電腦備份恢復,驅動備份恢復,硬盤數據加密以及USB禁用等便利服務。

    PConline總結

    全新惠普戰66三代AMD版,在做工、設計、保護性及人性化上等方面都進行了有針對性的升級。產品完成度和精細度都有明顯提升。今天評測的14英寸版本在擁有超強性能的前提下,還保持了超高的性價比,在同價位或同性能表現方面都擁有絕對的優勢。并且惠普戰66三代AMD版在輔助硬件和軟件服務方面,惠普做了突出的強化,機器的可升級性比較強,可以滿足絕大部分商務人士的工作需求。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公司新聞   |    產品方案   |    用戶案例   |    售后服務   |    合作伙伴   |    人才招聘   |   

友情鏈接: 餐飲加盟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    電話:010-     郵箱:@126.com

備案號:冀ICP備2024067069號-3 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