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怡康推總數據顯示,2018年上半年整體電餅鐺市場零售量、零售額規模分別達到450萬臺、8.7億元,同比增長率分別為22.8%、26.9%。雙線市場看,雙線同比增長優于去年,線上零售額6.0億,上半年持續同比高增長累計達到44.4%,線下亦有回暖勢頭,有結束負增長的趨勢。
電餅鐺作為烹飪食物的工具,其原理是通過上下兩面同時加熱,使食物達到高溫煎烤的目的,常用于制作餅類等面食以及燒烤類食物,鑒于使用電餅鐺的烹飪過程簡單,近年來也頗受一些廚房新手的喜愛,那么該如何選購一款心儀的電餅鐺呢,希望這篇文章可以給到一些幫助。
一、質量與安全
電餅鐺作為大功率的廚房用家庭電器,最重要的就是其使用的安全性。應在購買時盡量選擇正規的商場去購買,如果是選擇在網上購物,有國家質量認證、國家免檢產品等標識的品牌應優先考慮;使用的過程中,要注意電餅鐺的發熱部分及絕緣把手部分,避免燙傷;每次使用完畢后,一部分電餅鐺是不支持拆盤清洗的,避免電路部分接觸水源,應用濕布擦拭干凈,利于延長餅鐺的使用壽命。
二、結構與特點
從外形上看,家用電餅鐺的直徑普遍在25cm-35cm之間,烤盤形狀分為圓盤和方盤,選購時要注意廚房的使用空間及存儲空間,尤其是注意雙盤攤開烙烤的情況是否能夠順利實現。操作方式分為電腦型和機械型,電腦型的電餅鐺大多數可以額外提供一鍵操作對應你的食材,可以輔助烹飪過程中對于溫度的把控。
懸浮式似乎是目前衡量一款電餅鐺是否及格的標準,其優點在于根據食物的厚度自行調節上下盤的距離,可以保證烙出的餅雙面酥脆,受熱均勻,如果是烙餅愛好者的你一定要注意這一點了。現在的電餅鐺企業越來越注意提升烤盤的不粘涂層及導油槽的導油功能,是因為電餅鐺煎烤功能的實現被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青睞,周末來一場與家人的DIY燒烤聚餐,在家也可以輕輕松松的實現。
目前市場上主流電餅鐺的價格集中在100-300元,幾百塊的價格外加簡單的操作方式,輕松打開家庭廚房美食新世界的大門,不妨來試試。
為一年都沒吃完一袋鹽的宅男,我覺得我與廚房這兩個字眼并無太大關系,盡管平日偶爾做飯,但也只是找些豆果美食等APP上的攻略照貓畫虎。一把水果刀、一張能不用就不拿出的菜板,無論是做飯的設備還是所謂的刀工或烹飪技術,我在哪個方面都不像是下過廚房的人,只懂電腦不懂生活的宅男,做飯這件事實在不是敷衍學習就能輕松掌握的。
做飯很難是短時間無可避免的,畢竟咱也沒接受過新東方系統性的培訓呢,廚房新手們只能通過不斷地嘗試和努力提升技術,當然,咱也可以從一些最基礎的烹飪開始學習。本期宅男廚房為大家介紹一種幾乎只要會洗菜就不成問題的“烹飪方法”,而且還是大家喜聞樂見的鐵板燒。
說起鐵板燒,各位腦中第一印象估計是街邊一個小推車上放著各種不同的肉類和蔬菜,車后一位拿著刷墻用抹板的老板不斷按壓鐵板上的食材,伴隨這個場景存在的還有裊裊油煙甚至是隨風而來的揚塵。無論你是否在意衛生,室外商販鐵板燒的衛生隱患都是客觀存在的,對此稍有介意的人應該都不會選擇路邊攤解決正餐吧。
路邊的鐵板燒大致是這個樣子的(圖片來源于網絡)
不知道各位是否在路邊攤吃過鐵板,反正我是沒少消費魷魚和金針菇,不過自從我購買了一樣廚房電器后再沒吃過路邊的鐵板了。前段時間經我們家電組宇豪同學的推薦我購入了一臺電餅鐺,不到120元的價格買臺電器并不算貴,然而它的作用卻非常強大。我考慮過用它加熱切片面包并煎蛋制造營養早餐,另外一個用途就是剛剛介紹的鐵板燒,估計不少肉食性動物看到這個詞早已忍不住咽下口水了吧?
在我的印象中,電餅鐺的作用基本被它的名字所局限了,這東西大致就是用來烙餅、做餡餅的,然而真正你走進它去體驗后會發現,這家伙在某些時候比平底鍋好用太多了。
電餅鐺的鐵板燒流程
洗菜準備食材
刷油通電
放入食材
斷斷續續的翻面
出鍋
以我們電餅鐺的“鐵板燒”體驗為例,一頓飯比較快的話從洗菜到最終吃飽也就是半個小時的功夫。我們需要做的事情非常少,洗好食材、將電餅鐺上下加熱盤刷上食用油并通電預熱,待加熱指示燈熄滅后往電餅鐺內放入食材即可,這對于完全不會做飯的人也毫無難度。根據不同食材的特性,我們還需要不定期的將食物反面,雞翅等容易粘鍋的食材可以勤翻面一些,而金針菇這樣加熱時間長的食物則能夠給你預留出時間洗刷餐具或是一邊烹飪一邊享受剛剛出鍋的美食。
電餅鐺做鐵板無關廚藝,味道大多靠醬
鐵板燒在調味的處理上也極為簡單,食物烹飪熟透后其他事情交給燒烤醬就可以了。目前比較適合我個人口味的是大喜大的韓式燒烤醬,盡管它經常出現在石鍋拌飯或是什么菜品中,用來做鐵板燒的醬汁也是非常合適,甜辣口感的醬汁瞬間就能夠豐富食物的味道層次。
不做設備黨,一個電餅鐺、一雙筷子、一把刀就能搞定鐵板燒
上面的圖中并沒有使用電餅鐺的環境照片,因為合租房的原因,拍照的這片區域基本上只有一個小電餅鐺和一個菜板的空間,所以它還是非常節省空間的,像學生宿舍或是空間不大的出租房內都不會給空間占用造成太大壓力,我的這臺電餅鐺在非使用狀態下基本就是放回包裝豎置擺放。
而且電餅鐺做鐵板并沒有任何廚具的要求,我昨晚這頓鐵板基本上只使用了一個長柄水果刀、一個菜板(如果不清洗魷魚基本用不到)、一雙筷子、一個電餅鐺而已,有過開火的廚房都能找到上述的廚具,而且絕對不會低于這個標準(家邊物美超市刷油的刷子三個捆綁著賣,猶豫很久還是沒有下手,確實用不到)。
飯后不用刷鍋 理直氣壯做懶人
如果是沒有電餅鐺,各位估計只能使用平底鍋或是炒鍋煎炸食物了,高端的不粘鍋我沒有體驗過,但就目前在用的低價不粘鍋而言,個人感覺電餅鐺對粘鍋、油煙的控制都更完美很多,上下加熱盤閉合后產生的油煙非常稀少,即便食材加熱時間過長略微發糊也很難出現粘鍋的現象。要知道洗刷電餅鐺時使用吸油紙或是清潔布進行擦拭就可以了,不用像炒鍋那樣每次使用洗潔精清理,每次煎炸食物之后洗完的工作都變得更為輕松了。
自己動手,鐵板何必論份兒賣
圖中食材成本應該不足10元
經濟層面自己使用電餅鐺做鐵板更是便宜到爆,以昨天的物美超市行情價為例,8元一斤的鮮魷魚、16元的雞翅中,論斤稱重的鐵板原材料可比外面吃成品便宜太多了。僅僅圖中的一個魷魚應該就會被店家分成兩份來賣,大致是6元左右,兩個這樣的大魷魚差不多也就一斤。當然,這家伙的清洗太費事了,建議圖省心的廣大宅男們直接購買魷魚圈或是清洗過后的半成品。
好了,本期有關宅男食譜的分享就到這里,其實我的目的只想告訴大家電餅鐺并非平時烙餅才有用武之地,如果你喜歡煎肉,它會給你帶來更為低價、相對健康的自制鐵板燒體驗。以后的電餅鐺體驗中我們還會帶來簡單快速自制營養早餐(向你家中女王獻殷勤技能)、B格滿滿自制披薩等不同的使用方式。當然宅男廚房還會關注其他廚房電器的使用技巧分享,作為手殘級廚房宅男,我們推薦的食譜肯定都是上手門檻較低的快手菜方案,敬請期待。■
【那些改變你生活的科技,你知道嗎?盡在泡泡網科技生活頻道】
到在廚房里應用的小家電產品,電餅鐺在一眾烹飪產品中絕對擔得起物美價廉四個字。說它物美是因為電餅鐺集多種功能于一身,煎炒烹炸烙樣樣精通;說它價廉,相信二、三百元的價格沒有哪個家庭會負擔不起。
從上世紀90年代發明至今,短短幾十年電餅鐺早已走進千家萬戶。從工作原理上來看,電餅鐺以電熱元件或其它發熱元件為加熱源,上烤盤和下烤盤通過鉸鏈或類似結構連接,能夠獨立或同時加熱,自動限溫或兼具定時控制,比起傳統的明火烹飪電餅鐺具有安全、方便、快捷等優點。
國內品牌是電餅鐺市場中的絕對主力,據中怡康零售監測數據顯示,目前美的、蘇泊爾、九陽是市場零售額排名前的三品牌,其中美的、蘇泊爾近年來在電餅鐺市場頻頻發力,市場份額一路攀升,2016年兩大品牌零售額份額分別達到44.8%、25.8%,較2015年分別增長6.8個百分點和0.9個百分點。而作為同樣在電餅鐺行業內的知名品牌,九陽和利仁兩大品牌與去年相比市場均呈下降趨勢。四大品牌份額的迥異表現與品牌各自產品結構的調整不無關系。美的、蘇泊爾份額的快速增長主要來源于非圓形產品對品牌的貢獻。
目前市場上的電餅鐺的分類方法有許多種,如按控制方式可分另機械型、電腦型;按外殼材質可分為塑料、不銹鋼、其它材質;按烤盤直徑可分為30cm、33cm等。除此之外電餅鐺還可按外形來劃分。在我們的印象中電餅鐺一直是圓形的,但在近幾年這種固有印象正在被打破,廠家在產品外形上開始突破,除標準圓形外橢圓型、方形產品開始相繼問世。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外形上的改變,主要原因還是與消費者在使用方式上的轉變有關。早期電餅鐺正如其名所示是為制作各種餅類發明的,但隨著燒烤在全國各地的流行,烤制各種肉類、串類、海鮮為電餅鐺賦予了新的使命。相較于圓形的傳統電餅鐺,橢圓型的電餅鐺為控制面板留出了更多的空間,這樣在進行燒烤時可以保證手在觸摸面板時不為烤盤的熱氣所傷。而方形電餅鐺烤盤對角線可達到38cm左右,與一般直徑為30cm的圓盤相比,方形電餅鐺可供煎烤的面積更大,使用更加方便,尤其是在烤制各種串類食材時這一優點就表現的更加突出。
蘇泊爾在非圓形產品的革新上起步較早,2014年上市的火紅點系列超薄煎烤機集煎、烤烙三大功能于一身,結合蘇泊爾專利火紅點技術可以根據選擇食材的不同適時告知最佳的烹飪溫度,有效的使溫度回流,減少餅鐺內的熱損耗和水分蒸發,使食物更加可口。憑借火紅點系列產品蘇泊爾2014年市場份額得到了大幅提升。
美的在非圓形市場則打出了“速脆”賣點,美的速脆2.0技術是與山東農業大學合作,基于研究餅從面糊到糊化,最終形成餅殼的上色過程,將其轉化為電控程序,通過對面餅食材烹飪溫度與時間的準確控制,加速烹飪時間,改善烹飪效果,烙餅速度快,面餅口感外酥里韌。憑借著“速脆系列”產品的出色表現,美的在2016年市場增速遠高于其他品牌,奠定了其在電餅鐺市場的霸主地位。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飲食也越來越重視,在追求營養、健康的同時對烹飪用具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無論怎樣,只有符合消費者需求,方便消費者使用,可以為消費者帶來與以往不同的好的使用體驗的產品才會最終笑傲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