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完需要
4
分鐘
速讀僅需 3 分鐘
今天這篇教程本該早就發(fā)出來的
結果在做封面圖的時候PS出問題了
花了半天才解決
這就是全部一個人做的心酸啊
所以也就不廢話了,就簡單粗暴寫點干貨吧
眾所周知,國內三大視頻平臺為了保護視頻版權,紛紛推出了自家的獨有視頻格式(優(yōu)酷KUX,愛奇藝QSV,騰訊QLV,這些視頻,只能用其獨家的視頻客戶端才能播放)
但是,有時候我們需要必須得通用的視頻格式啊!比如剪輯視頻的時候,做PPT的時候….
這種時候,我們不得不把其獨家的視頻格式轉碼,盡管各家在視頻轉碼上,為難了大部分人
但是!你遇見了阿虛,這都不是問題!
下面我就來一一講一下,各個平臺的視頻下載與轉碼
以下提到的所有軟件的下載方式,請看文末
優(yōu)酷視頻是KUX格式的
優(yōu)酷視頻我們分720P以下,和1080P視頻來講
首先視頻下載,用優(yōu)酷客戶端就可以解決
阿虛提供一款破解下載1080P(只是破解1080P視頻在線觀看和下載,并不能破解VIP視頻),下載方式見文末
想破解VIP視頻請看:所有視頻網站,VIP視頻免費看
720P以下的視頻,用優(yōu)酷客戶端可以直接轉碼,我就不說了
如下圖所示,用優(yōu)酷客戶端下載的1080P的視頻會顯示不允許轉碼
阿虛提供一個:優(yōu)酷pc客戶端下載 v6.7.7.12257 綠色去廣告優(yōu)化版
下載請方式見文末
無需安裝,解壓即用
已去除強制更新
可以用作專門的優(yōu)酷視頻轉碼
殺毒軟件可能會誤殺
使用方法:將kux視頻和軟件放在同一文件夾,再運行軟件即可
愛奇藝下載的視頻是QSV格式的
首先視頻下載,用愛奇藝客戶端下載就可以解決
這里推薦使用WIN10應用商店中的「UWP版愛奇藝」,一樣能下載視頻,用它的原因主要是無廣告!
這款軟件并不能看VIP視頻,想破解VIP視頻請看:所有視頻網站,VIP視頻免費看
愛奇藝視頻轉碼就比較簡單了
阿虛提供N款轉碼工具,任君選用,使用方法我就不詳講了
騰訊視頻是QLV格式的
首先視頻下載,用騰訊客戶端就可以解決
騰訊視頻轉碼也比較簡單
阿虛提供N款轉碼工具,任君選用,使用方法我就不詳講了
軟件使用遇到問題,請先換用另外的軟件,全部無法運行請聯(lián)系我
http://urlgot.com
打開網站,粘貼,解析,下載,很簡單
可解析騰訊、優(yōu)酷1080P、愛奇藝視頻
優(yōu)酷、騰訊視頻,解析出來為mp4格式
阿虛實測以下軟件or方法,相較麻煩,不太近人意,于是就不分享了
優(yōu)酷KUX爆菊轉換BYily
速度太慢
利用優(yōu)酷自帶ffmpeg,寫批處理來轉碼
麻煩了
1.用批處理,合并騰訊客戶端緩存的tdl文件
麻煩了
2.V視頻助手:http://v.ranks.xin/
復制視頻地址,即可解析出mp4地址
下載速度慢:120KB上下
無法下載超清視頻
3.維棠FLV視頻下載軟件
下載不穩(wěn)定,會降速到1kb(重新暫停后再點下載可解決)
安裝此軟件后,會有各種彈窗,廣告
下載完后,會自動轉碼
4.迅捷視頻轉換器 - 完美綠色便攜破解版
可轉騰訊QLV、愛奇藝QSV視頻
解壓后可能會誤殺軟件的一個文件
部分文件會轉換失敗
轉換速度慢
來源:阿虛同學
動時代, 內容平臺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娛樂工具,其中視頻類app占據著相當重要的地位。在地鐵、公交乃至長長的排隊人群中我們總能看到有人戴著耳機看著已經緩存好的視頻來打發(fā)無聊的時間。
事實上,在視頻類app中,這屬于非常重要的應用場景——人們在家里更喜歡用電腦或電視來觀看視頻而不是對著小小的手機。所以在我看來,視頻類app的離線緩存功能在視頻類app中的地位是相當高的,在無線網絡尚未全面普及且流量成本還未大幅降低的背景下,提前緩存好視頻再在外出時進行觀看仍是很多用戶的首選。今天我將在這里分析一下視頻類app的離線緩存功能,希望能給大家?guī)硪恍┧伎肌?/p>
筆者共體驗了九款視頻類app(A站、B站、搜狐視頻、愛奇藝、騰訊視頻、優(yōu)酷、樂視視頻、聚力視頻、百度視頻),這九款app的離線緩存功能各有千秋,但總體來說都有著大致相同的基本功能:
此外,一些主流的app還會提供“本地視頻(用戶可以在其中觀看其他方式下載的視頻)”與“緩存更多”(可以在緩存頁面進入已緩存視頻的視頻列表當中再次進行下載)這兩個功能。
這些最基本的功能雖然都被實現了,卻也是有好壞之分。
在筆者看來設計最好的當屬B站:點擊緩存按鈕后屏幕下半部分出現緩存頁面(點擊上方即可回到原先頁面),用戶可以直接選擇喜歡的清晰度而不用點擊清晰度后再進行選擇,剩余的存儲空間呈現在選擇頁面的上方供用戶參考,下載后出現一個可以點擊查看下載的提示框,緩存頁面給人的觀感要好很多——已緩存和緩存中兩個頁面通過左右滑動進入即可查看而不像其他的app那樣還要退出當前頁面再進行選擇,點擊緩存視頻的詳情按鈕可以進入視頻的播放頁面而點擊封面則可以直接播放,同屬于一個系列的視頻會有一個系列詳情欄放置在上方。
下載完畢后,原來的在線播放頁面已經下載集數就會被標記出來避免用戶二次下載。這些設計的技術含量雖然看起來并不高但給了用戶很不錯的視覺效果與使用體驗,在這點上老對手A站要差一些。
值得一提的是,A站和B站都屬于選擇視頻后再點擊“開始下載”才可以下載,而其他的app都是點擊想要緩存的視頻就可以了。關于這一點的設計可以說是有好有壞——防止了誤觸情況的出現但也多出了一步操作。
在前面已經說過,各個app的離線緩存功能是各有千秋的。接下來我將介紹一些看起來很不錯的特色功能。
在優(yōu)酷的選擇緩存頁面與愛奇藝的已緩存頁面,存在著“該劇自動更新時自動緩存”這一選項,用戶選擇之后,app會在有WiFi的情況下自動緩存該劇的更新集數,這對于追更的劇迷來說是一個很不錯的功能,當然也可能會出現后臺下載占用網速以及用戶因某些情況并不再需要下載而已經默認下載中的情況。
而在搜狐視頻中,則有著“看完后48小時刪除”這一選項,已看完的視頻48小時后可以自動刪除,也可以鎖定喜歡的視頻不讓其自動刪除。這對于較為懶惰的用戶來說是一個不錯的功能,但關于如何定義“看完”就有待商榷了,如果是視頻播放到最后一秒才算“看完”的話對用戶來說就顯得不太友善了,畢竟很多人并沒有完整看完某部片子的習慣。
以上兩種功能從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為了方便用戶而誕生的,但成也“自動”敗也“自動”,自動卻不智能的功能有時候并不會給用戶帶來真正的方便。
在PC時代,同時下載多個文件是很多軟件下載功能的標配,而其中的翹楚迅雷又先人一步開發(fā)出了邊下邊播功能,用戶在下載過程中便可先睹為快。然而邊下邊播這個功能在下載軟件上的大火卻并沒有帶到視頻類app上來——下載軟件下載的是找不到在線資源的視頻,而視頻軟件本身就能在線觀看。其實在我看來,邊下邊播其實是有一定應用場景的,比如我現在想看一部電影,但已知我不有時間當場看完它,那我完全可以一邊下載一邊觀看。又或者我是該劇的忠實粉絲,希望以后多多回味,這里面也有邊下邊看的需求。
至于同時緩存功能,算是用戶下載中一個很大的需求了,在網速足夠快的情況下不少用戶還是希望盡快下載完全部視頻的。但少有主流的視頻類軟件可以允許用戶選擇多個同時下載,這其中是否有技術因素的限制筆者就不得而知了。
目前來看,兩種功能已經被部分app實現了,比如愛奇藝可以同時緩存多個視頻,優(yōu)酷也可以選擇邊下邊播,騰訊視頻更是同時實現了上述兩種功能,只不過只有會員才可以享用。
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出在緩存功能中app也可以找到盈利點,VIP用戶可以選擇同時緩存?zhèn)€數、邊下邊播乃至下載提速,在不遠的將來這些設計或許會成為主流。
打開B站的緩存頁面,你可以看到在右上角有兩個很有趣的按鈕——設置和搜索。在設置頁面,用戶可以選擇視頻的存儲目錄、是否要自動下載、對存儲空間進行檢測或者檢查網絡狀態(tài)。這個設計點在其他app上是找不到的,比如選擇存儲目錄,在搜狐視頻中要在總設置里才能找到而且不可以對其進行更加人性化的自定義(只能選擇內部存儲與外置存儲)。
而點擊搜索按鈕,我們則可以對緩存中或已緩存的視頻進行搜索。這一點對于存儲了大量視頻的用戶來說是非常不錯的功能,搜索可以幫助他們快速找到想看的視頻。但不得不說的是B站的搜索功能并不成熟,筆者在輸入某劇的其中一集集名時并未顯示出搜索結果。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以彈幕為特色的視頻網站,B站可以更新已緩存視頻的彈幕,這個功能不具有普適性但值得贊賞。
介紹完上述功能后,筆者認為緩存功能還是可以有進一步改進的。
首先是刪除功能,很多視頻類app的右上方會有編輯按鈕,但與其說是編輯倒不如說是刪除按鈕,因為點擊之后只能實現刪除功能。用戶可以選擇長按視頻條目或者點擊編輯對其進行刪除,在這種情況下編輯按鈕的存在著實顯得有些累贅(所以愛奇藝直接把編輯替換成了刪除)。
其次是我認為在緩存視頻中完全可以加入像閱讀類app或歌曲軟件中那樣的分類功能,用戶可以選擇對其進一步整理,這樣在視頻緩存過多時也可以做到條理清晰。
最后則是選擇問題,視頻類app是否可以做到像購物車那樣的模式——用戶在選擇某部視頻時自動出現該視頻的大小以供參考,在不同的清晰度下可以選擇不同的集數下載而不是一次只能下載同一清晰度下的視頻(關于這一點的需求有待討論)。
信大家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或多或少都會遇到需要轉換文件的問題。這時候在通過各大搜索引擎去找工具,很容易遇到各式各樣的廣告,或者功能單一并不好用的軟件,甚至是惡意軟件和病毒。這篇文章希望通過分享幾個我還算常用的文件轉換工具,為大家日后需要時做準備。
相信很多人都希望有一個「一勞永逸」、什么都能轉換的文件格式轉換工具,那么格式工廠將是非常好的選擇。格式工廠能夠轉換視頻、音頻、圖片、文檔、光盤等文件,無需任何命令行和依賴程序,開箱即用。
內置的預設和界面對新手非常友好,主界面左側就是文件類型轉換和目標格式,右側就是轉換的隊列。在轉換設定中,界面也非常清晰明了。當然,在轉換頁面對熟手也提供了相應的參數修改選項,方便直接使用高級功能。
此外視頻轉換工具還提供了愛奇藝緩存文件的解碼,以及圖片轉換工具對 HEIC 文件的支持,真的堪稱強大且好用。
你可以在格式工廠官網免費下載,安裝時需要注意有推廣軟件。
當然也不是每個人都需要一個「全能型」的轉換工具的。在視頻轉換方面有一定的需求的人,這時候我就建議使用小丸工具箱。小丸工具箱界面相較于格式工廠更為復雜些,視頻轉換常用的標簽頁是視頻和封裝。
小丸工具箱的視頻標簽頁中提供了在質量、壓縮時間、最后文件的體積之間盡可能平衡的參數,幫助新手直接開箱使用。
選擇編碼器后,再選擇 CRF( Constant Rate Factor ,可以理解成目標視頻質量,0為無損,18以下肉眼幾乎無分別,30以上則會很糊),或者 2Pass (指定視頻碼率,數字越大視頻越清晰,并通過2次壓制的過程獲得最后的碼率),最后點擊壓制就開始了。
同樣針對老手也提供了非常多的參數,能夠快速獲得想要的結果。
封裝主要是起到一個文件夾(或者壓縮包)的作用,并不會對視頻軌和音頻軌造成影響。而抽取是對封裝的反向操作。
用戶無需了解命令行,轉換的過程會出現命令行窗口,轉換完成以后就會自動關閉。
你可以在小丸工具箱官網免費下載。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并不覺得 Word 寫論文是個很好的選擇,奈何很多學校最后要提交 Word 格式,而 Pandoc 是一款基于命令行的文檔格式轉換器,支持1
輸入格式:Markdown、格式輕量級標記語言、HTML、ReStructuredText、LaTeX、OPML、Org-mode、DocBook、Office Open XML (Microsoft Word .docx),輸出格式:Office Open XML(Microsoft Word .docx)、OpenDocument、HTML、Wiki markup、Adobe InDesign ICML文稿 ( Adobe InCopy文稿交換格式)、web-based slideshows、電子書(Epub格式等)、OPML多、種 TeX (以及 PDF).
在轉換的時候需要用到命令行語句,以下是常用命令的解釋:
-s 代表的是 Standalone 轉換過程,通過適當的頁眉和頁腳生成輸出-f 選項代表 from ,其后是源格式-t選項(代表“to”)后跟輸出格式-o選項代表“output”,后面跟著輸出文件名或是帶輸出名稱的輸出路徑以及跟隨在最后的原始文件名
使用的時候需要將命令行的路徑,切換到你想要轉換的文件目錄下。在使用命令進行轉換。
pandoc -s -f markdown -t icml -o my.icml my.md
這里我用 Pandoc 將名叫 my 的 markdown 格式轉換成名叫 my 的 icml格式。
通過 Pandoc 就可以使用自己喜歡的工具完成論文了。
想要了解更多關于 Pandoc 命令行的用法,可以在Pandoc 官方說明文檔中查看。
你可以在Github下載 Pandoc。如果你喜歡通過 Chocolatey 安裝軟件,可以使用choco install pandoc
這條命令進行安裝。
Typora 本質是 Markdown 編輯器,如果額外安裝 Pandoc 插件則可以直接通過 Typora 轉換文檔格式,不過不如通過命令行轉換的格式多。不過可視化的特性,針對搞不定命令行的使用者顯得就非常友好了。
想要了解更多關于 Typora 的特性,可以看看這篇《讓 Markdown 寫作更簡單,免費極簡編輯器:Typora》
你可以在Typora 官網下載。
HEIC - PNG:iMazing HEIC Converter
相信 iOS 11 的 HEIC 的圖片格式既讓人愛也讓人痛。小巧的體積能幫助用戶節(jié)省大量的空間,但是除去 macOS High Serria 和還為發(fā)布的 Windows 10 RS4 (Build 17133.1) 以外,其他設備都不支持,讓查看和分享照片變成了一件困難的事情。
不過 iMazing HEIC 工具能夠輕松轉換將圖片從 HEIC→PNG/JPEG。我非常推薦使用這款軟件是因為 iPhone 7 以及以上機型都支持拍攝 P3 廣色域照片,所以轉換后的圖片是否攜帶色彩配置文件就格外的重要,不攜帶配置文件進行傳播,很大可能性會導致色彩出現偏差,讓你美美的照片想的不是那么漂亮。
你可以在iMazing HEIC 官網下載。
雖然 PNG、JPEG、GIF 這些格式在現代互聯(lián)網中幾乎是通用的,基本可以無視格式。不過總有例外,有些網站會限制圖片格式。不過 Windows 內置的畫圖軟件能夠很輕松的進行轉換,獲得想要的格式。
大家對音頻轉換的要求可能沒有那么高,畢竟現在大家不是使用流媒體服務就是直接在國內的平臺上下載歌曲。當然有的時候突然要使用到就很焦急,不過好在 Foobar 2000 和 XLD 的存在還是能夠幫助轉化大部分非特有格式的音樂。比如將無損的 FLAC 轉換成 mp3 ,又比如曾經 iTunes 還不支持 FLAC 的時候要把他們轉換成 ALAC 格式。
Foobar 2000 雖然有轉換功能,但是實際上還是款播放器,不過不支持中文,國內網絡上有不少漢化版本,不過自然安全性就很難進行保證了。
轉化步驟非常的簡單,選中想要轉換的音軌以后,「右鍵 - Converter - … - 設定 Output format/Destination/Processing/Other - 點擊 Convert」,等待進度條走完就轉換完畢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