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西方人來說,在手機上安裝第三方鍵盤似乎完全沒有必要。但在中國,這是常態。
由于漢語的書寫方式可以與發音完全分離(日語、韓語和越南語都有漢字的變體),如果系統默認鍵盤沒有對漢語進行特殊的優化,它就會非常難用。因此,中國目前有大約 8 億人使用了第三方智能鍵盤,它們可以預測用戶想要輸入的內容。
但對第三方鍵盤的依賴也帶來了安全風險:大多數鍵盤應用都會將按鍵點擊傳輸到云端,以實現更好的詞組和內容預測,如果應用程序沒有使用足夠強大的加密協議,就會為內容攔截攻擊創造機會。
今天,我想帶大家踏上一段關于鍵盤應用程序或輸入法編輯器(IMEs,input method editors)歷史的極客之旅。如今,輸入法是如此的普遍,以至于人們很容易忘記它們誕生的背后藏著多少努力。
它們是非常經典的創新案例,彌合了數字世界和現實世界之間的鴻溝。
在 20 世紀 80 年代,市面上的個人電腦無法處理漢字。即便艱難地實現了漢字數字化,使其可以顯示在電腦屏幕上,但仍然面臨一個大問題:用戶如何鍵入這些字符?特別是,你如何將成千上萬的漢字與 QWERTY 鍵盤上的 26 個字母相匹配?
第一次的嘗試與今天的鍵盤應用程序完全不同,因為它努力的方向主要集中在漢字的書寫方式上。
1983 年 8 月,也就是 40 年前,一位名叫王永民的中國工程師開發了第一種流行的漢字輸入法,名為五筆。他將一個漢字分解成不同的筆畫,在 QWERTY 鍵盤上,每個字母都對應了幾個筆畫。
例如,漢字“犬”,對應了幾種形狀(筆畫):犬(字根)、 一、丿、和丶。這些形狀分別與鍵盤上的 D、G、T 和 Y 相匹配。因此,當用戶鍵入“DGTY”時,五筆輸入法就會將其與對應的字符匹配,并打出“犬”字。
在 QWERTY 鍵盤上使用五筆輸入法,最多只需要四個鍵(碼),就能打出一個漢字。這被認為是打漢字最快的方式之一。但缺點也很明顯:用戶需要背下來哪些鍵對應哪些筆畫,因此學習曲線相當陡峭。
漢字輸入法發展的下一步是發明了拼音打字。這聽起來可能難以置信,但拼音這種用標準拉丁字母拼寫每個中文單詞的現代方式,直到 20 世紀 50 年代才出現。在隨后的 80 和 90 年代,中國才開始嘗試在學校里先教孩子們拼音,然后再教他們如何寫字。
結果是,在所有將漢字與拉丁字母相匹配的方法中,拼音成為了一種更容易、更被廣泛接受的方法。
我們仍以“犬”字為例。它的發音被標準化為 quǎn,所以在標準鍵盤上鍵入 Q、U、A、N 四個字母,屏幕上就會出現這個字。
(來源:AI 生成)
大量基于拼音的輸入法是在 20 世紀 90 年代發明的。最突出的是北京大學計算機科學教授朱守濤于 1993 年發明的智能 ABC。在微軟將智能 ABC 整合進 Windows PC,并將其設為默認輸入法之一后,它成為了中國使用最廣的輸入法(王永民和朱守濤分別來自河南和山東的農村,但他們卻引領了幾代人的輸入法習慣,其中,王永民于 1943 年出生于河南省南陽市南召縣鴨河工區的貧農家庭,朱守濤于 1946 年出生于山東省寧陽縣伏山鎮東代村)。
但是,用拼音打字也有問題:幾十個或幾百個漢字可能有相同的拼音拼寫。如果你輸入 QUAN,計算機無法判斷在 81 個漢字中,哪一個才是你想要的。
因此,每次用戶在智能 ABC 中鍵入一串拼音時,仍然需要從一長串候選字中選擇正確的那個。
幸運的是,它們總是以相同的順序顯示,這意味著你可以記住你經常使用的字符出現在候選小窗口中的位置。
我使用智能 ABC 的親身經歷就是這樣。我名字中的最后一個字是毅,拼寫為 yi。yi 恰好是漢語拼音中可匹配數量最多的發音,有數百個字符有著相同的拼寫(謝謝啊,我的爸爸媽媽)。當我打字的時候,刻在我的腦海里的一件事是:毅,是智能 ABC 的第四頁的第六個選項。
這樣打字的效率顯然不高。事實上,用智能 ABC 打字比用五筆要慢。但下一代鍵盤程序很快就超越了前一代。
2006 年,搜狗輸入法發布,它本質上結合了拼音打字的基礎和搜索引擎的技術。正如搜索引擎可以推薦最接近用戶查詢的內容一樣,鍵盤軟件可以預測用戶可能想要鍵入的內容。
有了搜狗,候選字符和單詞不再按固定順序顯示,而是會根據用戶的鍵入歷史記錄和新聞內容進行調換。例如,在這篇文章中,我已經打了幾次“毅”字,搜狗記住了這一點,于是每當我輸入 yi 時,它都會把“毅”放在首位。
許多其他創新的輸入法與搜狗大約在同一時間發明。一些人試圖將基于形狀的方法與基于拼寫的方法相結合。自從觸控板和觸摸屏開始使用以來,搭載了這種屏幕的設備允許用戶直接在設備上寫漢字。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方法慢慢變得小眾,最受歡迎的還是搜狗等智能鍵盤帶來的更高效的打字方法,這也成為了中國人如何與技術和彼此互動的基礎。
關于漢語與科技之間的歷史關系,還有許多更有趣的故事。例如,中國港臺地區發展出了獨有的一套漢字打字方式。我推薦耶魯大學東亞語言和文學教授石靜遠(Jing Tsu)的《漢字王國》一書,很適合相關知識不多的人閱讀。
備注:文章標題相比原文有改動。
作者簡介:Zeyi Yang為《麻省理工科技評論》報道中國和東亞的技術。此前,他的作品曾出現在《Protocol》、《Rest of World》、《哥倫比亞新聞評論》、《南華早報》、《日經亞洲》等媒體上。
支持:Ren
indows 10推出至今已有三年,而且已經擁有七個發行版本。筆者認為,Windows 10系統已經足夠成熟,還在堅守Windows 7的用戶是時候考慮一下更換平臺了。
Windows用戶群中有著這樣一條鄙視鏈:用Windows XP的看不起用Windows 7的,用Windows 7的看不起用Windows 10的,用Windows 10的則看不起用Windows 7的,同時不把Windows XP放在眼里。筆者是通過Windows 7免費升級為Windows 10的用戶,對于兩者之間的區別十分了解。Windows 10的這幾項新特性,或許可以讓Windows 7用戶改變一下觀念。
Windows 10相比Windows 7變化非常大,筆者大致把其中的變化分為兩類:優化類和新功能類。優化類為Windows 7本來就有,但Windows 10讓這些功能更加強大;新功能類則是之前沒有,是Windows 10獨有的功能。由于Windows 10更新的內容比較多,筆者只選擇幾項比較具有代表性的功能進行詳解。
優化類:任務管理器
不吹不黑,Windows 10的任務管理器太好用了!Windows 7的任務管理器可以看作是對Windows XP的延續,在功能方面并沒有大的調整。而到了Windows 10,可以說任務管理器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首先各進程的分類、占用情況更加清晰明了,一眼就能看出哪個程序占用了硬件資源。
Windows 10的任務管理器
Windows 7的任務管理器
其次,在“性能”標簽頁,包括CPU、內存、硬盤、WiFi、以太網、藍牙、顯卡等硬件的型號、規格、占用情況也一目了然,比Windows 7任務管理器僅僅展示CPU和內存占用情況要更為直觀、全面。最重要的是,用戶可以通過任務管理器禁止軟件自啟動了,在“啟動”標簽頁,用戶可以看到自啟動的程序,也可以禁止其啟動,十分方便。自從用了這個功能,筆者把各種安全軟件都卸載了。
優化類:郵件和天氣
Windows 7的系統也有自帶的郵箱功能Windows Live Mail,但設置的時候太過復雜,一般情況下,很少有用戶使用。而Windows 10則預裝了通用應用“郵件”,只需要在郵件應用中輸入賬號和密碼,郵件應用會自動將其他設置項匹配,然后就可以收發郵件了。而且郵件應用的界面也非常友好,從左到右層級清晰。不足之處是一些特殊字符無法識別,會顯示亂碼,相信以后會解決這些小問題。
郵件和天氣應用
另外就是天氣應用。相信很多Windows 7用戶還記得天氣小工具,但由于國內特殊原因,無法連接到服務器。后來小工具被爆出安全問題,使得Windows 7并沒有一款比較不錯的內置天氣應用。而Windows 10則預裝了通用應用“天氣”,不僅界面設計美觀,而且能夠自動更新天氣,最重要的是,其可以通過動態磁貼顯示,不需要打開應用也能看到最新的天氣情況。一旦出現惡劣天氣的話,還會自動彈出預警信息,十分便利。
優化類:輸入法
筆者剛開始接觸電腦的時候,使用的是智能ABC輸入法,后來使用Windows 7的時候發現,Windows 7確實預裝了很多輸入法,包括雙拼、全拼、微軟拼音等,但說實話,沒一個能用的,所以Windows 7用戶都會選擇第三方輸入法。而Windows 10就不一樣了,Windows 10預裝的微軟拼音的可用性已經有了質的飛躍。
微軟拼音輸入法
在輸入的準確性上,Windows 10預裝的微軟拼音是可以通過網絡來識別用戶的輸入結果,所以在輸入的準確性上十分不錯,而且這款輸入法也有記憶功能,它會記住你拼過的詞,然后通過出現的頻率決定哪個詞為默認顯示。最強大的是,由于微軟賬號的加持,你所有的輸入習慣都會通過賬號同步到你的其他電腦上,所以即使你擁有多臺電腦,只要是同一個賬號,在不同電腦上的輸入準確率是完全一致的。
如果你習慣使用五筆輸入法,Windows 10也預裝了微軟五筆。需要注意一點,微軟輸入法的切換與Windows 7的Ctrl+Shift不同,而通過Windows鍵+空格的組合鍵進行切換。使用Windows 10,不需要你額外下載輸入法,微軟拼音已經足夠使用了。筆者這篇文章就是通過微軟拼音碼出來的。
優化類:文件管理器
Windows 10的文件管理器看起來與Windows 7的非常相似,但背后的設計理念卻是不一樣的。Windows 10的文件管理器引用了Office上的Ribbon界面,相比Windows 7更加直觀。當然,包括筆者在內也覺得這樣設計有些繁瑣,但在工作時確實能夠提升效率。
復制粘貼時的速度曲線
當然Windows 10的文件管理器有一項非常大的改變,那就是復制粘貼的時候能夠看到實時的速度曲線,而且還能暫停操作,界面更加直觀了。雖然好像沒什么用,但確實帶來了更好的使用體驗。
新功能類:語音助手
微軟為Windows 10增加了Cortana語音助手,而且在最新的Windows 10版本中,第一次開機時的所有設置項,都可以通過語音完成,十分驚艷。
語音助手Cortana
在實用性方面,Cortana有著十分驚人的表現。你可以通過說出“你好小娜”來喚醒它,然后你就可以說出你想要干什么了。你可以進行簡單的查看天氣、新建提醒、鬧鐘,同時也可以查看體育、出行、彩票、娛樂、影視、快遞、活動等,比如今天和明天的北京機動車限行號碼。也能夠通過語音播放音樂、打開程序、搜索網頁等。
最令人難忘的是,Cortana還能和用戶互動,你可以選擇和它聊天,也可以讓Cortana念古詩、學明星唱歌等。無聊的時候,Cortana確實給筆者帶來了很多歡樂。
新功能類:觸控板多手勢操作
很多用戶一致認為,Windows系統的觸控板簡直是反人類。但到了Windows 10,這一觀念需要改一改了。很多人推崇MacBook的觸控板,稱其可以取代鼠標。那我們不妨拿兩者對比一下。
我們先列舉幾個MacBook觸控板上具有代表性的通用手勢:雙指拖移可以滾動屏幕,四指分開可以顯示桌面,四指捏合可以打開Launchpad,四指上推可以打開任務管理,四指左右滑動可以切換應用程序。
Windows 10觸控板手勢
下面我們看一下Windows 10支持的手勢:雙指滑動可以實現頁面滾動,雙指捏合可以實現放大、縮小,三指向上輕掃可以打開多任務,三指向下輕掃可以顯示桌面,三指左右滑動可以切換程序,三指點擊可以喚醒Cortana,四指點擊可以打開操作中心,四指左右輕掃可以切換虛擬桌面。單純從功能上看,Windows 10支持的手勢基本與MacBook類似,而且無論是功能豐富程度還是習慣問題,MacBook用戶都能很好的適應Windows 10。習慣了這些手勢,你還會說Windows的觸控板反人類嗎?
新功能類:快速啟動
從Windows 8開始,微軟就為系統引入了“快速啟動”功能,Windows 10也同樣支持這項功能。這項功能能夠讓系統的開機時間大大縮短。其原理與休眠非常相似,就是將目前運行的程序寫入到硬盤的某個文件中,下次啟動直接讀取這個文件,以此可以大幅提升開機速度。所以一些朋友把Windows 10的關機視為“偽”關機。
Windows 10的快速啟動功能
這項功能對于將機械硬盤作為系統盤的用戶來說十分不錯,可以將開機時間縮短到10秒以內。當然這項功能對于老設備的支持還不是很完善,太老的主板會遇到開機黑屏的情況。不過從整體體驗來看,瞬間進入桌面的感覺很棒,Windows 7則顯得慢吞吞的。
新功能類:虛擬桌面
Windows 10終于原生支持虛擬桌面了!在Windows 10任務欄有“任務視圖”按鈕,點擊即可進入多任務界面,點擊右下方的“新建桌面”即可增加第二個虛擬桌面。虛擬桌面之間進行切換也非常簡單,除了上面提到的手勢外,用戶也可以通過Ctrl鍵+Windows鍵+左右方向鍵進行切換。
虛擬桌面效果
新功能類:農歷和通知中心
Windows 10針對中國用戶提供了很多本地化的服務,比如日歷上增加了同步顯示農歷的功能,而且日歷下方也能夠同步顯示日程提醒,比Windows 7上的日歷要好用很多;Windows 10也加入了通知中心,所有提醒消息都會集中出現在此,而且通知中心有快捷操作,基本邏輯與目前手機的下拉通知欄相似,使用上更為方便。
顯示農歷和統治中心
新功能類:同步
Windows 10的同步功能是基于微軟賬戶,用戶只需要注冊一個微軟賬戶,你在一臺Windows 10電腦上進行的很多設置都會進行同步,包括設置、主題、瀏覽器信息、輸入法等。這項功能非常重要,即使你換了一臺新電腦,只要登上微軟賬號,所以的設置都會與此前是一致的,用戶不必再次設置一遍。
同步功能
除了以上介紹的這些功能外,Windows 10還有很多非常方便的功能,比如自動為用戶安裝驅動程序等,所有的變化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系統的使用難度,這讓Windows 10變成了一個非常易用的操作系統。
總結:
很多人之所以抗拒Windows 10,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相比Windows 7變化實在是太大了,一些習慣無法直接套用,導致剛開始的使用體驗不佳。但不得不承認的是,Windows 10是非常成功的,能夠看出它吸取了很多移動操作系統的精髓,在易用性方面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變。如果你把Windows 10當作一個全新的系統去看待,你會看到很多驚喜。相信堅守Windows 7的用戶在體驗到Windows 10的新功能之后,肯定也會有心動的感覺。
有小伙伴發私信給我,問有啥好用的輸入法啊,說實話,我自己一直都在用搜狗輸入法,有點慚愧哈哈。
說起來,我小時候上電腦課的時候,被那個智能ABC折磨得夠嗆。所以,當搜狗輸入法剛出來的時候,我簡直覺得太棒了,比那些過時的東西好用太多了。
不過呢,用著用著就習慣了,也懶得換了,但現在大家都抱怨搜狗變得越來越臃腫,還老是彈窗。
這款軟件最后更新于2018年10月,當然,其實很多大廠的輸入法也已經很久沒更新了,像百度輸入法最近更新也在2020年。
這個輸入法,Windows、macOS、安卓都能用,占你84MB的空間,而且絕對干凈,沒有捆綁,也不會彈窗打擾你。
它還有云同步,各行各業的詞庫都有,你想打全拼還是雙拼都隨你,設置里還有10種雙拼方法讓你選,如果你覺得它太簡單,還可以換個皮膚,讓它更符合你的口味。
支持模糊音、雙拼、簡繁快捷切換,支持建立和導入自己的詞庫,將TXT文件導入,只要秉承一個規律,只要是360的棄子就一定是好軟件。
最重要的是,這款輸入法沒有那些煩人的“小工具”,就是干干凈凈、良心出品,功能也齊全,真的是個挺不錯的輸入法。
作為老牌播放器中的佼佼者,VLC播放器敢稱第二,Potplayer也不敢稱第一,這是一款自由且開源的跨平臺多媒體播放器。
它的外形可能不夠花里胡哨,但是完全沒有廣告彈窗且兼容性強,支持絕大部分視頻格式的播放,而且對系統的配置要求也不高,能在大部分電腦上穩定運行。
支持播放常見的所有音視頻格式,不需要額外安裝任何解碼器,就像打開電視一樣開箱即用。
還支持視頻文件的格式轉換,可以把視頻轉換成更常見的格式,還能錄制桌面,捕捉攝像頭等視頻設備的內容,還能給視頻添加效果和濾鏡,以及調整亮度對比度等。
除此之外,VLC,還支持多種的字幕格式,能調整字幕的同步、字體、顏色等。
這是一款無代碼開發工具,能做到0成本開發管理軟件,就算你對IT一竅不通,是個徹底的小白,也能用它輕松搭建出各種管理軟件,像進銷存、人事管理、合同管理、工資管理這些,統統不在話下,而且,你完全不需要編寫一行代碼,就能快速實現個人和企業的信息化需求。
這個平臺可是由前WPS團隊的成員們開發,是個純國產軟件,操作起來,簡直和WPS一樣簡單,只需要拖拖拽拽,就能像搭積木一樣,可視化地搭建出業務流程。
會畫表格?那就更沒問題了,你完全可以自己搭建出業務流程,簡單設置一下,系統流程的審批就搞定了,就算你沒有任何編程基礎,也能直接用它,讓企業管理變得更加高效。
它還支持5并發免費使用!內置了各種實用的功能,比如消息推送、數據報表、組織架構、計劃任務、數據透表、簡易工作流等等,用起來方便快捷,絕對能幫辦公人員提高效率。
而且,它還內嵌了SqlServer數據庫,支持巨量數據管理,處理10000條數據僅2.8秒,還能開發出工業級的應用,比如ERP、SRM、WMS、OA、MES、PLM等系統,簡直就是一款全能型的開發工具!
我們在日常工作學習中,經常會遇到文件體積過大的情況,再考慮到廣告彈窗、壓縮率、解壓速度、安裝包大小,是否收費等各方面因素,推薦這款7-zip。
這是一款擁有極高壓縮比的開源壓縮軟件,軟件安裝體積超級小1.5MB,頁面簡潔沒有廣告,操作簡單、支持的格式也很多。
唯一缺點就是界面太簡潔了,以至于實在是不好看,在Win11中右鍵壓縮的文件夾是無法直接顯示7-zip,需要在更多選項中才能找到。
并且使用7z格式壓縮,要比其他格式的壓縮穩定小30-70%左右。
說到底啊,還是得親身體驗了才知道哪個好。
看看眼前這四款黑科技軟件,界面又清新又雅致,而且功能還特別強大,專業得很,每一款都有驚喜,實力都在線,真心推薦大家收藏起來用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