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疫情掀起“全民網課”熱潮,改變了教育參與方式,學生的課堂從線下轉移到云端,學習場景從學校轉移到家庭,家長也成為教育的主要參與者。在線教育提供的高性價比服務以及人工智能在家庭教育領域帶來的新增長空間,正在助推家庭教育行業駛入發展快車道。
與之相對應的是日益增長的市場空間與產值。目前中國學前幼兒及中小學生人數約 2 億,家長(父母)數量約 3.4 億,預計 2020 年中國家庭教育市場規模將達到 5000 億元。而智能語音、人臉識別等技術的成熟推動智能硬件在教育領域應用落地,智能教育硬件正逐漸滲透到家庭學習場景,據多鯨資本教育研究院預測,到 2022 年,K12 教育智能硬件市場規模將達 570 億元。
但火熱之后,亦有隱憂。2014 年被視為智能硬件爆發“元年”,當年全國有近 70 家智能硬件企業拿到融資,融資總規模約為 5 億美元,Apple、谷歌、百度、小米等互聯網企業爭相推出各類智能硬件產品。但隨著資本的退出和消費者回歸理性,智能硬件市場遇冷,多數缺乏市場調研的產品需求也被證偽。如今,家庭教育智能硬件是否會重蹈覆轍?
從學習平板、智能音箱,到點讀筆、掃描詞典筆、錯題打印機、早教機器人等等,家庭智能教育硬件細分品類不斷豐富。疫情導致的長時間居家學習更使之迎來春天,迸發出巨大的潛在消費市場。
目前主流的智能教育硬件賽道選手可以分為互聯網企業和傳統教育硬件廠商兩類,前者包括科技公司和互聯網教育機構。互聯網企業在技術、平臺方面更具優勢,掌握的內容資源也更多,傳統教育硬件廠商擁有供應鏈和銷售方面優勢,多年深耕也為其贏得較高的品牌知名度和認可度,如今老牌“霸主”面對互聯網企業的沖擊也不得不謀求轉型。
2019 年 6 月,小米通過“小愛老師”英語學習機正式入局智能教育硬件市場;2020 年 10 月,字節跳動宣布啟用全新教育品牌“大力教育”,并發布首款智能教育硬件大力智能作業燈;今年 3 月 18 日,百度再度推出擁有超過 400 個教育應用的“小度智能學習平板”智能屏。繼去年推出惠普智能教育本和 Magicpie 智能電子紙兩款產品后,騰訊教育也聯合暗物智能發布 AILA 智能作業燈。
2019 年下半年上市的網易有道一直在圍繞教育硬件產品布局,從翻譯蛋、智能答題板、口袋打印機到如今的網易有道詞典筆 3.0,網易有道已經打造出龐大的產品陣營。2019 年,科大訊飛一次性發布 5 款硬件產品,涵蓋翻譯機、智能錄音筆、轉寫機、智能辦公本和學習機幾大品類,打造 C 端用戶語音交互落地場景。
“哪里不會點哪里”的步步高推出具有指尖定位和“智慧眼”等黑科技的旗艦級家教機 S5,讀書郎教育直播平板 C12 則是在雙師直播課堂中引進 AI 算法檢測學生專注度。以教學服務能力見強的猿輔導、作業幫等教育機構則通過推出口袋打印機涉水智能教育硬件。
疫情以來,各類智能教育硬件需求激增。大力智能作業燈 2020 年出貨量 30 萬臺,預計 2021 年出貨量將達 200 萬臺。本月發布的小度學習平板 S12 首銷 2 小時全部售罄,網易有道詞典筆 3 在京東自營官方旗艦店上的評價已顯示超過 30 萬條,早教機、陪伴機器人銷量也頗為可觀。
巨大的潛在消費市場直指強勁的需求端。在家庭教育場景之下,智能教育硬件產品具有消費者與產品使用者分離的特點,產品口碑的好壞往往取決于能否滿足作為消費決策者的家長需求。家長會更關注產品的實用價值,也更愿意為實體產品買單。當前,家長購買智能教育硬件最直接的需求包括以下幾點:
一是協助輔導學習。“教育減負”縮短了學生的在校時間,學習場景延伸到家庭,輔導壓力也開始逐漸轉移到家長身上。家長們一邊要應付工作和家務,另一邊還要協助“神獸”完成聽寫、檢查作業等任務,而且大部分家長不具備教師的專業素養,難免感到心力交瘁。包含指尖點讀、自動批改作業和視頻教學等功能的智能教育硬件可以有效緩解家長的焦慮。
二是提升學習效率。兒童本身自制力較弱,手機、平板、電腦等媒介本身具有較強的娛樂屬性,作為學習工具容易分散注意力,因此功能專一的學習機應運而生。智能的人機交互、學習診斷、錯題打印等及時反饋機制也可以解決學習效率低下的問題。
三是視力健康需求。根據國家衛健委數據顯示,2018 年全國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為 53.6%,教育部的最新調研也顯示 2020 年以來學生近視率增加了 11.7%。疫情期間長時間使用電子屏幕也增長了家長們對孩子視力下降的擔憂。護眼平板、護眼臺燈能夠有效滿足這一需求。
不難發現,目前市面上熱銷的智能教育硬件都是準確把握家庭教育中的“痛點”,為家庭中的學習場景提供了合理的解決方案,從而實現供需兩旺。相比之下,反響平平或受到吐槽的教育硬件產品則未能從家長的實際需求出發。
但從家庭場景出發反推產品設計,可以發現目前市面上的大部分智能教育硬件產品功能雞肋。極少有產品可滿足家長實現孩子成績提升、學習效率提高、教育資源獲取、學習過程參與、兒童用眼保護的需求。部分主打語音識別和人臉識別的產品準確率并不高。有些主打陪伴的教育硬件不僅不能有效替代父母的輔導功能,反而加劇了家長的付出成本。部分智能教育硬件的價格并不占優勢,且差異化價值低、可替代性強。此外,過分宣傳“黑科技” “AI” 也背離了智能教育硬件輔導學習的初衷,無法真正為學生和家長賦能。
如何破局?做好內容服務。內容是智能教育硬件產品的生命線,對硬件有天然的依附效應,也是消費者非常看重的因素。賓果智能 CEO 閔海波此前曾公開表示,做教育智能硬件最大的難點,就是做內容。內容要符合教育體系及兒童發展原則,同時又與產品交互技術、視覺設計等相互適配,其中涉及及對教育、兒童心理學和人機交互等多學科的理解甚至超過技術研發制造層面,目前市面上大多還是同質化的電子化內容,距離理想的“交互化”和“智能化”體系內容還有不小差距。而隨著功能和價格同質化越來越嚴重,豐富海量的學習資源不再是智能教育硬件主要的差異化競爭點,人工智能技術如何賦予智能教育硬件個性化學習方案,同樣決定產品能否長遠發展。
雖然市場火熱、銷量猛增,但大多數智能教育硬件產品還是難以突破盈利瓶頸。目前智能教育硬件行業毛利率在 40% 左右、凈利率低于 10%。
科大訊飛 2020 年上半年財報數據顯示,AI 教育業務實現了 35% 的增長、營收 13.17 億元,占總營收 30.28%,在同類型企業中成績矚目。高收益與其持續的高強度研發投入密切相關,2020 年上半年科大訊飛整體研發投入 9.62 億,占總體營收 22.12%。網易有道 2020 年學習產品(智能硬件為主)凈收入為 5.40 億元,占學習服務凈收入的 25%。
相比之下,多數入局智能教育硬件企業日子并不好過。優學派母公司優學天下披露的 IPO 招股書顯示,2019 年優學天下營收利潤增速減緩,2020 年更是出現負增長,凈利潤為 -103.83 萬元。去年 10 月份在美股上市的洪恩教育,本為早期教育硬件頭部機構,但披露的 2020 年 Q3 財報數據顯示(全年財報預計于 3 月 25 日公布),學習服務收入同比翻了四倍,達 1.207 億元人民幣,而其中來自學習材料和設備業務的收入為 3620 萬元,同比僅微增 1.9%。
智能教育硬件依賴于人工智能芯片、視覺傳感器等底層硬件和計算機視覺、語音識別等 AI 通用技術,大部分企業不具備自主研發能力,只能靠百度、阿里巴巴、科大訊飛等頭部科技企業賦能。盡管硬件供應鏈逐漸發展成熟,但疫情期間產能向防疫物資的轉移、物流網絡的中斷、工廠人力資源的減少,都導致智能教育硬件的量產受到沖擊。
智能教育硬件雖然沒有在線教育高昂的獲客成本,但在推廣和營銷上仍有“砸錢”之嫌。以學習機為例,優學派高端U系列平均出廠價約 1521 元,但線上銷售價格最高將近 5000 元,價格超過了新款 iPad Air,而這部分差額多數為渠道成本,因此網絡上對智能教育硬件“收智商稅”的質疑也就不足為奇了。
除了少數頭部企業可以將智能硬件作為營收來源以外,大部分智能教育硬件廠商從中獲取的利潤都不高,為什么愿意做這筆“賠錢買賣”?
一是為打造內容服務入口。科大訊飛智能學習機負責人章繼東曾表示,真正進入 K12 之后,是要完全回歸內容,教育硬件本身并不是需要尋求差異化的方向。內容對硬件有天然的依附效應,只要有用戶,內容付費就用粘性。大多數做智能教育硬件的企業“醉翁之意不在酒”,出售著“虧本”的硬件,賺著硬件中服務和內容的錢,如步步高和優學派的學習平板、字節跳動的智能臺燈,都是通過低價的硬件來獲客,從教育硬件切入龐大的教育內容市場。
二是為覆蓋新的教育場景。在線教育渠道獲客成本高已經成為行業頑疾,而下沉到家庭場景的智能硬件無形之中成為新的流量入口,為在線教育行業帶來新的場景驅動力。硬件獲客相比電銷或社群運營等獲客方式,需要付出的人力成本更低,且獲取的用戶相比線上投放更為精準。用戶在購買并注冊硬件后,企業可以通過用戶在家庭和課后使用智能教育硬件的行為流直接獲取精細化的學情數據。
三是為塑造品牌生態閉環。通過在硬件中打造優秀的內容與軟件,可以在軟硬件產品中形成用戶體驗上的閉環,進而強化用戶品牌認知,形成很強的用戶粘性。因此部分廠商通過對標競品,不斷豐富智能教育硬件品類,完善自身產品布局。網易有道的教育生態格局已初具規模,有道詞典筆超過 70% 的用戶可能同時也是有道精品課的用戶群體。而購買科大訊飛阿爾法蛋早教機、掃描詞典筆等產品的家長,可能就是智能錄音筆、轉寫機、智能辦公本產品的潛在用戶群。
四是意欲提前占領 B 端市場。面向 C 端的智能教育硬件產品需要用戶規模和品牌認知,而渠道則是面向 B 端智能教育市場的關鍵。擁有強大 AI 技術和龐大數據資源的廠商,可以通過為政府教育部門、學校等機構提供信息化教育的硬件解決方案,實現智能教育硬件對于 K12 教育的基礎設施價值。阿里巴巴通過整合釘釘軟件、硬件優勢,面向中小學校提供數字化運營管理平臺,訊飛智能學習機已經在全國 31 個省級行政區域 35000 所學校中得到應用。
而可以預見的是,未來智能教育硬件行業的馬太效應將會更加明顯,頭部品牌可能會搶走大部分供應鏈資源,對 B 端市場的挖掘只有巨頭有實力執行,未來智能教育硬件行業的 CR4 值將會進一步提升。
智能教育硬件領域玩家眾多,產品云集,分散且同質化的產品導致競爭格局還不明朗,缺乏具有行業代表性的爆款產品,而偽智能、功能不足等問題也消耗著消費者的信任。如何從“工具人”屬性向家庭學習場景下的剛需產品轉變,仍有很長的路要走。
在線教育無疑會成為未來教育市場的重要機會點,由此拉動的智能教育硬件行業還會持續發力。如何把握邁向在線化和智能化的家庭教育行業風口,做好智能教育硬件這門慢生意,準確切入家庭學習場景、提供有效解決方案,需要沉下心來深挖用戶需求、打磨軟硬件品質。下一步各大廠商面臨的,將是產品性能和企業核心實力的綜合比拼。
13:三星SGH X800手機
折疊手機曾是緊湊和吸引人的設計,三星的SGH X800手機在折疊上有部分優勢,但在緊湊上卻不足。打開手機看起來不錯,但合起來就不一樣了,像一個胖胖的小手榴彈。
12:LG VX8300手機
與三星的手榴彈一樣,LG VX8300將像很多硬件拼湊在一起。攝像頭、音樂按鈕、第二屏幕、喇叭和天線都聚集在一起,從中可以知道摩托羅拉后來推出的簡潔、超薄Razr為什么這么流行。
11:Palm Treo 700p手機
現在被惠普收購的Palm可以說是智能手機的鼻祖,但該公司的命運在其后一代的Treo手機就能看出。在其他公司都在設計超薄手機時,Palm的Treo 700卻比600還厚還重。
10:LG VX9800手機
LG的這款水平翻蓋手機安裝了2個大喇叭,但并沒有真正與2個小顯示屏融為一體,LG在手機設計上有比較好的記錄,顯然這次LG沒有用自己的人才而是由Verizon提出的設計決定。VX9800手機是Verizon為VCast媒體服務準備的重要產品。
9:HTC Apache手機
在HTC生產造型優美的黑色手機前,該公司的手機都是像Apache一樣粗制濫造的銀色磚頭手機。Apache是Sprint、微軟和HTC聯合推出的第一部智能手機。該手機很受關注,只是不是好的關注。手機太重了,還好HTC沒有沿著這條路走下去。
8:微軟Kin手機
兒童手機對任何公司來說都是值得商榷的道路,而微軟Kin這樣的丑陋兒童手機更是如此。至少Kin的前身產品Danger生產的Sidekick外觀還可以。Kin的盒子一樣的外觀幾乎注定了微軟手機失敗的命運,上市只2個月就停止生產。
7:摩托羅拉Flipout手機
手機設計者聽到魔鬼告訴他“設計正方形”手機?可能被谷歌收購的摩托羅拉也無法驅趕魔鬼。Flipout通過有趣的邊角鉸鏈,給正方形手機帶來全新的設計,但并不性感而是矮胖的古怪。
6:摩托羅拉Nextel i500手機
帶警戒線的黃色,外觀看起來像消防員的對講機,摩托羅拉Nextel i500手機無法成為好手機。其瞄準的是業務第一響應者,科技人員在野外需要在腰上別個耐用的手機:i500是很好的配件。
5:索愛t61z手機
索愛t61z手機是一個創舉,人們想要看角和曲線?t61z都有了。該手機下面是方形,上部是橢圓形,看起來像鞋刷。
4:諾基亞3620手機
3620手機簡直是倒過來的索愛t61z手機,下面是橢圓形,上部是方形。
3:黑莓8700手機
商務人士喜歡這種矮胖、在家不用的手機,不關心外觀和塑料感。唯一吸引人的功能是拇指輪,讓人忙的時候用一只手滾動翻看電子郵件。
2:三星Cleo手機
是的,是女士手機。三星Cleo確實用這個作為賣點,粉色的色調就足夠爛了,而且女性真的喜歡正方形?
NO.1女士們、先生們,冠軍出現了。
2007年在蘋果以超薄的觸控屏iPhone改變了手機行業時,諾基亞卻拿出這么個東西。不知道諾基亞設計這個小屏幕和豬耳朵形狀的手機,靈感來自哪里。但該手機贏得了此次競賽。也許這正是蘋果在手機行業大賺特賺,而諾基亞被迫退出的原因。
【關注“美食達人”微信,一日三餐無煩惱】微信號:meishidaren17(←長按復制)
【關注“吃貨一條街”,各地美食走哪吃到哪】微信號:chihuojie17(←長按復制)